一、墨兰花箭期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简介】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Jackson ex Andr.) Willd.):又名报岁兰,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叶带形,近薄革质,暗绿色。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较粗壮,一般略长于叶;花的色泽变化较大,较常为暗紫色或紫褐色而具浅色唇瓣,也有黄绿色、桃红色或白色的,一般有较浓的香气;萼片狭长圆形或狭椭圆形;花瓣近狭卵形;唇瓣近卵状长圆形;蕊柱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蒴果狭椭圆形。花期10月至次年3月。
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等。
【箭期的含义】墨兰花箭期是指秋季是墨兰花发芽拔箭的时期。
【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防台风、初秋是台风多发的季节,特别要注意做好防台风的准备工作。在台风季节,要高度重视,检查检查兰室的遮阳网捆的牢不牢,兰室顶棚、门窗是否牢固。最好能设计一个预案:如果兰室顶棚被台风或大风吹掉,可以把兰花搬到安全的地方去,等等。
二、遮阴防阳仍是重点,秋季气候反差最大,可以说初秋象夏天,深秋象冬天。初秋的天气仍以炎热高温为主,天晴时与夏天没什么两样,有时的气温要比夏天还要高,所以,遮阴防阳工作一定要认真做好。
三、防病除虫防焦头(焦尖) 秋季也是兰花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其危害势头大大猛(高)于夏季,所以,秋季防治兰花病虫害是整个养兰环节的重中之重,稍有不慎,一发生病害,兰草就会焦头(焦尖),严重的,将使丰收的成果烟消云散,一年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所以要隔三叉五地预防做好病虫害防治。特别对于病害,更要注意。
四、适时浇水防干湿 秋风起、尘土飞,这说明秋天的气候以干燥为主的,所以此时兰花的盆面干燥的很快,特别是用泥盆和大颗粒植料种的兰花,要适时浇水,防止脱水干枯,但对健壮的大草,可以进行控水催花;而用珠砂花盆和塑料花盆等养的兰花要防止过湿而吃热烂根,对植料细,透气性差的兰盆,尤其要注意。这时兰花的浇水与遮阳是很重要的,水浇得不透,没到位,会引起兰根干涸而死,水浇得太多过份了,新兰根会遇热而病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适时施肥很重要 秋季气温转入在摄氏30度以下时,可以考虑施些肥料了,此时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最好也掺施些有机肥,淡肥尽量少施,施肥原则还是要坚持薄施多次。
六、可以换(翻)盆。节气秋分以后,天气开始逐渐转凉,这时候,对那些有问题的兰草。可以 换(翻)盆 了,这时换(翻)盆的好处是:掰剪下来的兰草老芦头萌发新芽点要比冬季 换(翻)盆时的兰草老芦头要快了许多。发芽率也高,而且新芽成活率也较高。
七、可以开始交流。入秋以后,兰草新苗大都已经长成大草,所以可以开始交流,这时候的交流,最好连兰盆一起交流,尽量不要脱盆分株交流,以免兰草受损。10月以后就可以进行任何方式的正常交流。
八、要及时入房关窗 秋季里,每遇到天下雨,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特别是深秋以后,有时温度会降到摄氏10度以下。如遇冷空气南下,气温可能还要低些.这时,如果兰花放在露天里的兰友,可以把兰花搬入室内了(因为摄氏10度以下,兰花就基本停止生长了),气温低时,晚上要关窗户。
二、大叶兰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墨兰又名报岁兰,原产我国、越南和缅甸。新春佳节,正值墨兰花时,清艳含娇,幽香四溢,满室生春。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墨兰的新品种不断应市。 ●品 种 多年生草本。叶4—5枚,丛生在椭圆形的假鳞茎上,叶片剑形.深绿色。花茎直立,高出叶面,有花7—17朵。常见品种有“秋榜”、“秋香”、“小墨”、“徽州墨”、“金边墨兰。、“银边墨兰”。台湾有“富贵名三”、“玉桃”、“大屯麒麟’、“国香牡丹”、“奇花绿云”、“十八娇”、“桃姬”和品种繁多的艺叶墨兰如“白中透”、“中斑”、“达摩鹤”、“达摩燕尾”等。 ●繁 殖 8—9月将株丛较大的植株从盆内托出,分割成3—4筒一丛盆栽。 ●栽 培 盆栽基质常用腐熟的树皮块、泥炭土和腐叶土。浇水注意清洁,避免用自来水直接喷浇。盛夏每天浇水1次.冬季4—5天1次。室温不宜过高,否则春季易罹病。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秋季防止干旱,冬季盆土不宜过湿。 ●应 用 墨兰现已成为我国较为热门的国兰之一。在台湾已进入千家万户,用它装点室内环境和作为馈赠亲朋的主要礼仪盆花。花枝也用于插花观赏,若以墨兰为主材,配上杜鹃、麻叶绣球、紫珠、八仙花、糠稷,能展示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 注:墨兰就是大叶兰。
三、大叶兰怎样养殖
墨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墨兰又名报岁兰、拜年兰。叶丛生于椭圆形的假鳞茎上,叶片剑形。深绿色,具光泽。花茎通常高出叶面,在野生状态下可达80厘米—100厘米,有花7朵—17朵,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披针形,淡褐色,有5条紫褐色的脉,花瓣短宽,唇瓣三裂不明显,先端下垂反卷。花期1月—3月,品种甚多,少数在秋季开花。
墨兰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和海南、台湾等地。它要求雨量充沛和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ph5.5—ph6.5)土壤。生长在荫蔽度高达90%的林荫下。
一、栽培的基质
我国传统盆栽兰花多用其原产地林下的腐殖土,当地人称为“兰花泥”。这种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而无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兰花的优良盆栽用土。在北方栽培兰花,一般都用腐叶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炉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制。
二、分苗与消毒
分盆时,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兰苗的基部,将盆倒置过来,并轻轻叩击盆的周围,使盆与盆土分离,再细心将土坨轻轻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兰根,剪去腐烂根、断根、枯叶及干枯的假鳞茎,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兰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中进行消毒。杀灭伤口附近的病菌。
三、上盆
盆选好后,种植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面盖以大片的碎瓦片,并铺以窗纱,接着铺上山泥粗粒,即可放入兰株(兰株根系的分布要均匀、舒展,勿碰盆壁),然后往盆内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鳞茎的叶基处。并在泥表面再盖上一层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观又可保持表土湿润。接着用盆底渗水法使土透湿后取出,用喷壶冲净叶面泥土,放置蔽荫处缓苗,一周后转入正常管理。
四、管理
墨兰属半阴性植物,要求“暖和、湿润、散光、通风”的环境条件。生长好坏全靠养护管理。栽培地点要求通风好,具遮阴设施。墨兰对水分的要求主要是视气温高低,光线强弱和植株生长而定。明朝的高濂在《兰谱》附录中《培兰四戒》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这十二字诀确是养兰之经验也。墨兰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须用自来水浇兰花,须暴晒一天之后才能应用。浇水用喷壶,不要将水喷入花蕾内,以免引起腐烂。夏季切忌阵雨冲淋,必须用薄膜挡雨。
浇水时间,夏秋两季在日落前后,入夜前叶面干燥为宜。冬春两季,在日出前后浇水最好,还要喷雾增加空气湿度,以利墨兰生长。
五、施肥
墨兰施肥“宜淡忌浓”,一般春末开始,秋末停止。施肥时以气温18摄氏度—25摄氏度为宜,阴雨天均不宜施肥。肥料种类,有机肥或无机肥均可。生长季节每周施肥一次,秋冬季墨兰生长缓慢,应少施肥,每20天施一次,施肥后喷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叶片。施肥必须在晴天傍晚进行,阴天施肥有烂根的危险。
六、病虫害防治
墨兰由于通风差、湿度大,易发生墨斑病和霉菌病危害。除加强通风、控制空气湿度外,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霉菌病导致根茎腐烂,可用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主要为刺吸式口器介壳虫和红蜘蛛,若发现虫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