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泥鳅怎么养殖最好

山田水产网 2025-04-10 15:27 0 0条评论

一、泥鳅怎么养殖最好

一、水源问题

一般上泥鳅最好是放生养。。比如池塘啥的。。如果你是在家中养的话也可以。。

泥鳅绝对不能用漂白粉水。。如果要用的话最好沉淀一下。温度不限吧好像。。(如果有乡下的水最好)

二、环境

(我是没有这样做了啦~)最好在盆子底部(如果家养)放一些泥土啊还是淤泥啊啥的~沙子的话不是很建议。。。。。

最好的泥鳅养殖技术(神农生态园)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模式就是利用泥鳅独有的生理特性,在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它易于管理、发病率低、饵料来源广、经济效益高。目前处于泥鳅养殖技术摸索阶段,但养殖前景较为看好。001.泥鳅养殖场场址的选择。泥鳅养殖技术厂应选在水源充足可靠,水质清新无污染,给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之地。002.泥鳅池的建造与防逃。泥鳅养殖技术厂池的四周必须高出水面40厘米,四周插网片。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进、排水口用密网布包裹以防止泥鳅逃跑。003.泥鳅的饵料管理。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喜食有机碎屑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在成鳅养殖阶段,除施基肥外,还应根据水色,及时施加追肥。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取植物性饵料为主,约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时,植物性饵料应减少到30~40%。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饵料。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004.泥鳅养殖技术日常管理。要做好水质调节,要保持池塘水质肥、活、爽。坚持每天巡塘,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泥鳅养殖技术勤打扫饲料台并定期消毒,发现病害时及时治疗。对进、排水口,塘埂要经常检查,发现漏洞及时修复。05.泥鳅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做好水霉病、赤鳍病、打印病、寄生虫病等疾病防治。6.运输。一般采取干法运输,即把泥鳅装在容器内,保持皮肤湿润,可作近距离运输。0放养密度。池塘泥鳅养殖技术每亩投放2000斤。00该泥鳅养殖技术模式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模式。但目前泥鳅养殖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种苗来源主要靠野生捕捞为主。泥鳅专用饲料还有待开发与研究。由于泥鳅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之一,目前市场看好,有条件的地方值得推广。

二、泥鳅在家里怎么养

家庭养泥鳅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注意: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喂养。

4、“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三、我想自己养殖泥鳅,不知道怎么样?

养殖泥鳅的五种方法

1、庭院养殖法。农家庭院可因地制宜地进行泥鳅养殖,是农家致富的一条良好途径。庭

院所用的养鳅池,可用水泥砂浆砖石砌成,面积视庭院大小,以50~100m2为宜。水深

保持在50cm左右,池底铺以20cm厚的肥泥,以保泥鳅钻泥栖息。池子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

水,并施用粪肥。一般在生石灰毒性消失后(约7天),可投放鳅种。家庭养鳅最好投放规格

较大的鳅种3cm左右,无病无伤,健壮活泼。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放养时间一般

为春季的晴朗天气。除在池中施肥培养天然的饵料生物供泥鳅食用外,还应补充投喂一些人

工饵料,如米糠、麦夫皮、豆饼、菜叶等。投饵量一般掌握在泥鳅总体重的5-10%,可视季

、水温、天气及泥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在秋末冬初,泥鳅进入冬眠期,可向池中施些基肥

,以保温越冬。庭院养鳅因池子较小,要保持良好水质,经常换水。特别是在夏季闷热天气

要及时加注新水。家庭养鳅一般5个月可长到10cm以上。100m2水面可产200kg泥鳅。

2、网箱养殖法。利用网箱,可高密度地养殖泥鳅种苗和成鳅。种苗网箱用聚乙烯网布做

成,面积一般为10m2左右。成鳅养殖网箱用3m×3m聚乙烯网片做成,网目为1cm左右。面

积一般50m2左右,网箱设在湖、河或池塘内。箱底着泥,箱内铺以15cm厚肥土。苗种网箱

每m2放养鳅苗2万尾,成鳅网箱放养2cm的鳅种2 000尾,投喂方法与池塘养殖法相同,网

箱养鳅要加强日常管理,网衣要勤刷洗,保持水流畅通,溶氧丰富,有破洞时要及时修补好

,以防逃鱼。

3、无土养殖法。无土养殖法用小水泥池,面积一般在20m2左右,水深40cm。水中放置

长25cm、孔径15mm的维纶多孔管5 000根左右,数10根扎成一排,可垒成三层,每池可放养0

.2g的泥鳅种5 000尾左右。投喂饲料及方法同常规养殖法。为保持水质良好,需采用微流水

循环养殖法,经过3个月精心养殖,可获得每300g/m2的产量。为节省成本,也可采用多孔

水泥砖头代替化学多孔管,使泥鳅钻入其中即可。

4、稻田养殖法。稻田养泥鳅同一般稻田养鱼法。在稻田中首先要开挖“鱼沟”、“鱼溜

”,以便稻田放水时鱼的栖息。稻田养鳅的关键是做好防逃工作:一是要将田埂筑好夯实,

并用稀泥湖平缝隙;第二是用塑料薄膜将四周田埂围起来,以防逃鱼;第三是田埂要高出水

面20cm,并在进出口处加设栏网。在稻田中养泥鳅一般是当年放养,当年收获。因此应放养

规格在3cm左右大鳅种,每m2水面放50-100尾左右,经半年养殖即可成为商品鳅。稻田养

鳅一般采用不投饵粗放养殖法,因此放养前要施足基肥,养殖期间视水质肥度补充追肥。在

稻田施农药时一定要放水,将泥鳅集中于鱼沟、鱼溜中,以防农药中毒。在起捕时,将稻田

的水放干,泥鳅全部集中于鱼沟、溜中,用网抄捕即可。一般每667m2稻田可收泥鳅150-2

00kg,经济效益可观。

5、池塘养殖法。池塘养殖放养鳅种有两种形式:一是当年9月份将体长3cm的泥鳅养到第

二年的7-8月份收获;二是4月份把体长4-7cm的上年苗养殖到下年的3-5月份收获。放养密

度为每667m22-3万尾。饲养管理与其他特种水产池塘养殖法相同,池塘要求与池塘常规养

殖一致。

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