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鳗鱼养殖如何入行?
1、池塘饲养
这种饲养方法的重点在于水土的质量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许选择泥土,因为它对这要求十分的高,不喜欢人工进行浇筑。我们最好选择那种有很多元素的纯天然的淤泥。然后就是地点的选择,最好挑选那些阳光和水源充足的地方,还有地点最好有能够及时处理水源的系统,能够及时的提供新鲜的水质。它是比较好动的,容易逃跑。我们可以在池塘周围定好那些围栏这些。在进行填埋淤泥的时候,最好控制在一尺左右,太深的话会消耗太多的氧气。最好在进行鱼苗的时候,要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消毒。这些做完之后,你就可以投放一些营养元素,进行水源质量的培养。
2、温水饲养
这种方式由于成本比较高,技术先进,所以不经常见到。这种方式就像温泉一样,给它一种舒适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控制水温,以常温为最佳的状态,然后利用先进的水源控制系统,达到一种活水流动的状态。这个方式的重点在于水源系统的建立,尤其是排水和进水系统的建立。它虽然在技术上和成本上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它的优点也是比较明显的,能够缩短饲养周期,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这种方式我们一般在大型的饲养场才能见到,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益。
3、露天饲养
这种方式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它的方式是通过修建一个无遮拦的饲养池,利用天然的水源进行饲养。在这个饲养的过程中,如何管理水质才是这里的重点。我们要每天对水质进行更换,然后及时用人工设备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这样不但能够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也能起到杀死水中病菌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创造环境,有经验的农户一般在之前就会将这些鳗鱼划分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进行分类的投放。由于这种方式的成本和技术要求不高,所以它的推广力度十分的大,是饲养户的首要选择。可是这种方式也有就是缺点,就是由于管理程序比较多,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养殖,所以产量不会很大。
4、温室死水饲养
这种模式和之前的刚好相反,它的模式和前面的没有什么差别。主要的是饲养场所的差别。这种要求你有完整的基础设施作为依靠。对于水温,一般要控制在常温的状态。和之前的方式相比,它能够缩短饲养周期达到提高产量的作用。可是现在很多农户对此方式不是十分的熟悉,所以现在我们很少见到这样的饲养,受欢迎程度时最低的。
对于饲养鳗鱼,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和经验,避免因为自己的经验缺乏给自己带来一些损失。
二、白鳝繁殖方法?
一、选亲本
一般选择体色正常有光泽,游动自如,有一定粗度的黄鳝做亲本。1冬龄,2冬龄一般都是雌性,6龄是雄性,在一个放养池内,雌性跟雄性的比列一般是1比2的样子最好。池壁最好有种植水草,提供隐蔽空间,也可用于遮阳。
二、人工授精
雌性腹部变大,颜色变轻,有一条透明带状物,用手触摸很柔软就是成熟的即将产卵雌性。雄性一般是腹部出现血红线状物,生殖孔红肿,就是精子成熟的标志。一般是通过人工手动轻轻由前向后挤压出卵子。如果堵塞需要用小剪刀将腹部剪开一点取卵,放入干净容器里,再取出精囊放入容器搅拌后加入任式溶液放置5分钟后去掉卵膜碎片,放入温水中孵化。
三、孵化
孵化箱水深在10厘米左右为宜,可以设置定时自动换水设施。但水温一般差距不超过4度,胚胎发育需要一定的氧气,可以适当增氧。孵化温度直接影响孵化时间,低温出苗较久,适宜温就是正常速度,但是在30度出苗很快。
四、培育
放养在水泥池中,在池底放置30到40厘米的厚泥层做生活环境,也要施入一些粪,以滋生小生物,方便捕食,也可以放水生植物供食。放养一般是一个普通池在150到200左右,放养体型一致,防止残食。第一次喂食,可以投喂肉酱,自制饲料等。一般在一两个月后,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移到放养池做生产养殖了。
三、河鳗养殖?
1、池塘选择
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并用网罩将排水孔罩住,防止鳗鱼逃脱。鳗鱼池要建造成圆形或椭圆形,排水孔和注水孔交叉排列。
2、消毒处理
对生长健康、没有患病迹象的鳗鱼苗进行消毒处理,方法为将鳗鱼苗装入有除菌药物(比如次甲基蓝或食盐)的容器内,然后静待15分钟,之后将鳗鱼苗取出来投放进池塘。
3、提供食物
鳗鱼是食肉动物,以水生昆虫、鱼、虾等动物为食,养殖过程中可投喂新鲜的蚯蚓、剑水蚤、螺蛳、动物内脏等食物。需注意,不可投喂变质的食物,以防鳗鱼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
4、越冬管理
冬季气温下降至10℃之后,停止提供食物,并将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以便让鳗鱼顺利过冬。水面结冰后,要将冰块敲碎,防止鳗鱼缺氧死亡。
四、泥鳗养殖?
泥 鳗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种。由于泥鳗鱼的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在选种时就需要选择那些体型丰满、体格健壮且活跃度较高的育苗来进行育苗养殖,否则则容易造成死亡,将会造成直接的成本损失。一般而言,选择这类育苗都是为了保障鳗鱼的存活能力,同时在后面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也更加容易成活。
2、水质管理。泥鳗鱼作为海洋生物,当然离不优质的水质环境,建议在海口附近利用进行养殖,为了最大限度的给鳗鱼还原海洋环境,一般在养殖处还要建造一个特别的养殖地。其中水温要求保持在8℃~30℃之间,同时需要注意水流的速度不能太急,容易冲散鱼群,此外,还可以向养殖的地方放置输氧管,保证水域有着足够的氧气支持他们的活动。
3、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需要根据泥鳗鱼的品种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一般如果是小鳗鱼的话一个平方米可以投放大概一百二十条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额外关注鳗鱼的生长情况,对于生长较弱的可以分开来细心照顾,避免弱肉强食。
4、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鳗鱼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是在放养之前,需要对他们的鱼苗进行消毒,这样是为了清除掉鱼苗身上所携带的各种细菌;其次就是在收获之前,对养殖区域内的海水进行消毒,主要是清除养育过程中留下来的杂质所滋生的细菌;最后就是在收获之后再次进行消毒,方便下一次养鱼的进行,也是为了避免污染海水。
5、饲料喂食。鳗鱼是肉食性鱼类,以捕摄小鱼、虾、蟹、蚯蚓等动物性食物为主,性成熟后的成鳗消化器官会逐渐萎缩,停止摄食,这个不用担心,产卵后就会自主进食。
以上就是大致的一些关于鳗鱼的养殖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鳗鱼是如何养殖的?
日本鳗鱼饭(鳗鱼蒲烧)中的鳗鱼绝大部分都是河鳗,学名日本鳗鲡。成鱼在海水中产卵繁殖,受精卵孵化后会逐渐进入淡水中生长育肥。一般我们在饭店食用的鳗鱼饭中的鳗鱼都是人工养殖的,而且全部都是在淡水中养殖的。所以可以吃其它淡水鱼应该就可以吃鳗鱼。
六、金鼓鳗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该场地处里下河地区,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交通和电力方便。池塘面积156亩,单个塘口面积8~12亩,计16个塘口,每个塘口均能单独进排水,并配备有1~2台增氧机和2~3个固定食台。
2、养殖技术
(1)池塘的整修与消毒:春节后对池塘进行整修,干塘曝晒,4月中旬每亩用35公斤生石灰和水泼洒全池(包括塘边)消毒,5月上旬进水15~20厘米,每亩用2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清杂、增肥。
(2)鱼种放养:为延长鳗鱼最适生长期,鳗苗前期一直在配有锅炉,温度为28℃的大棚恒温室内养殖,6月初水温恒定在24℃以上放入土池,放养规格为60~100尾/公斤,放苗时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分规格分塘,每亩放养量1800尾左右。
(3)水质管理:做好水质调控工作是鳗鱼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一是勤换水,每月加换水2~3次,每次15厘米,特别是在养殖后期需勤换水,并加大换水量。二是勤开增氧,塘口配备水车式增氧机,视天气情况调节增氧时间,在养殖后期,特别是高温季节,每天增氧时间不低于8小时,提高溶氧来改善池塘水环境。三是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在养殖后期由于塘存量大,残饵、排泄物较多,水质易变坏,我们每月用1~2次EM菌原露500克/亩,另外适当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4)饲料投喂:根据鳗鱼的不同生长期调节饲料的配方,饲料蛋白不低于45%,脂肪含量低于8%,视水温、天气和吃食情况/日天,饲料量占鱼体量的2~3%。每7~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日投饲次数为2次,投喂前用饲料搅拌机搅拌并加适量的豆油,饲料都投在固定的食台上,以减少饲料失散,便于观察鳗鱼吃食动态。
3、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每隔15天杀菌、杀虫一次,同时定时使用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此外每月使用2次大黄、黄莲、大蒜等中草药粉碎与饲料拌和投喂,这样可有效预防和降低疾病发生,近几年来该场采取上市措施后成活率均在90%以上。
4、轮捕轮放及越冬管理轮捕轮放是鳗鱼养殖的增产技术,主要在于符合鳗的生长规律。鳗鱼生长至7月份鳗鱼有50%达到规格鳗(0.4斤/尾),符合出口要求,每隔1个月捕一次,轮捕前停食1~2天。越冬管理是我地区成鳗养殖的瓶颈。该场通过秋季育肥和加大水位保证了鳗鱼顺利越冬。10月份以后随着水温逐步下降,在保证吃食的同时,在饲料中加大脂肪含量,直到水温降至10℃停食停喂。在越冬期水位保持在2米左右,水表结冰时及时破冰,以防冻上,确保成活率。
七、白鳝(鳗丽)怎么养?
养鳗池的要求 养鳗池是鳗鱼生活的场所,也是鳗场的主要建筑物。
养鳗池建造要着重鳗鱼的生活和生理特征,同时又要考虑养殖生产便捷,否则,不但会影响产量,增加成本,造成不便,而目会使鳗鱼容易患病,引起疾病传染流行。
一般来讲,鳗种培育池建在沿海鳗苗主产区;成鳗养殖池建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