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网箱鳝鱼最佳养殖密度?

admin 2024-06-19 0 0条评论

一、网箱鳝鱼最佳养殖密度?

 答: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鳝种20kg,每只网箱放养400kg。  

网箱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佳,网长5m、宽4m、高1m,其水上部分为40cm,水下部分为60cm。网质要好,网眼要密,网条要紧,以防水鼠咬破而使黄鳝逃跑。网箱设置在水深0.8m以上的池塘中,新做的网箱放入水中应过35天待其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消失后才可放养鳝种。  鳝种放养前几天应适当培育水质,使水色偏浓,透明度为15cm左右,这样可控制或减少池塘中的蚂螨对黄鳝的侵害。  网箱可并排设置在池塘中,两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50%,否则易引起水质恶化。网箱中放置水草,最好是水花生,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90-95%,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黄鳝因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故放养时以规格基本一致为宜。

二、养黄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黄鳝这种象蛇一样的滑溜溜的小东西相信很多人都认识,也并不讨压它。它属于暖温带魚类,适应力强,能生存于各种环境之中。喜欢穴居于淤泥中的洞穴或石缝中。白天不爱动,夏天晚上比较活跃。

黄鳝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农村老话说:鸡鱼面蛋,不如火烧的黄鳝。可见其味美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不仅如此,其肉,头,皮,血都有较高药用价值。

黄鳝的食药价值这么高,吸引很多人大力投入人工养殖。黄鳝并不好养,是比较小气的,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那我们人工养黄鳝时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养殖环境。鳝池要水源方便,有水有土还要有水草,周边最好有绿化树,藤蔓等,以利于遮阻控光。

二、鳝池修建。池子要向阳背风,长源方便。通常以水泥、砖石等修建。要注意防逃设施,出水口入水口做好安全保护。池底用水泥砌好,上面铺草木再盖一层土,便于黄鳝打洞穴居。建好后要注意整池消毒,注水后保持酸碱平衡。

三、种苗选育。农村有很多野生黄鳝,因而有些人捕捉回去后选个体优秀无伤病的进行人工放养。当然这种适于小型养殖。一定规模的就要上市场选购优良种苗了。

四、饲喂。黄鳝有应激反应,搬运过后不会轻易吃食。所以要针对性的对黄鳝进行饥饿训饲,循序渐进,直至正常吃食。

在饲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对水质水温,密度品种以及饲料等都要注意,时刻保持让黄鳝安心吃食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

做到了这些,就等着长大售卖了。方便的话,屯到春节前后出售,这时货少畅销,一定卖个好价钱!

三、黄鳝泥塘密度?

黄鳝鳝种的投放-放养的密度一般为2千克左右/平方米,也有每平方米放5~6千克的。如果放养鳝种的规格为每千克20~40尾时,可放40~80尾或100尾左右;在50克/尾时,每平方米可放鳝种160尾;在25克/尾时,每平方米可放鳝种250尾;在15克/尾时,每平方米可放鳝种450~500尾。

四、黄鳝鱼密度?

购买黄鳝苗后需要用2%-4%的盐水清洗15-20分钟,杀死它们身上的病原体。经消毒及注水后,黄鳝可投入进行养殖。黄鳝品种规格应整洁,饲养密度应为每平方米50-150条。为了保持水和空气的畅通,还可以与泥鳅混合,改善水环境,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提高黄鳝的产量。

五、淡水网箱养殖黄鳝技术指导?

网箱养殖鳝鱼技术在一些区域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形成规模,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目前鳝鱼养殖最成熟的一点就是网箱养殖技术,比如以前的稻田养殖、水泥池养殖等慢慢退出。鳝鱼网箱技术虽已成规模,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掉,最终会制约鳝鱼的发展。

在一线从事鳝鱼养殖的过程中,为了从养殖者那里了解鳝鱼网箱养殖现状,我接触过许多鳝鱼养殖者,包括说真话的人、说假话的人和半真半假的人。其中愿意说出网箱养殖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与我探讨的人更是首屈一指。鳝鱼养殖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下面针对鳝鱼网箱养殖技术作出一些概述,希望对推动鳝鱼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鳝鱼网箱养殖技术包括:

鳝鱼苗种、网箱规格、网箱密度、网箱内鳝鱼放养密度、水草、挂网方式以及水质管理、投喂技术、混养鱼种及比例、药物的使用等。

这是几组鳝鱼网箱的模式,如下:

鳝鱼苗种:目前鳝鱼苗子主要以野生为主,人工繁殖苗种供应量不多,有待突破。

网箱规格:目前有4平方、5平方、6平方,其中以4平方的网箱为主。

网箱密度:以4平方的网箱为例,一亩网箱放养15—20个为宜,网箱与网箱之间间隔不要太近,间隔0.5米为宜,行与行之间间隔2米以上为宜,以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和网箱的通风性。

网箱内鳝鱼放养密度:一般鳝鱼放养密度是一个平方放3斤到左右,大的多放小的少放,但是有不少养殖者认为反正要损苗的,多放点不至于取的时候会很少。据了 解江西这边放养密度最高一个平方达到5斤左右,甚至更高。密度过高,可引起鳝鱼的拥挤胁迫,造成肝脏、肠道等内脏器官的“排毒”障碍,进一步引发代谢障 碍。影响鳝鱼的吃食、生长、发病率等。

水草:

目前主要以水花生为主,很少用水葫芦的。水花生最主要的是虫的问题,危害水花生的害虫有两类:一类是近似于螨虫的害虫,另一类是昆虫类小虫。

1、近似于螨虫的害虫。一般是在水花生的叶片上形成白点,最后导致水花生枯死。此类危害相对不多见,养殖者通常不需要进行预防,一旦发现,应及时的进行杀灭。

2、昆虫类的小虫。危害水花生的速度非常快,从发现到大部分的水花生叶片被吃完,一般只需3-5天。养殖者一旦发现个别网箱内的水花生叶片出现大量空洞 时,要立即用药物进行杀灭,用喷雾器进行喷洒。喷洒时尽量不要喷洒到水里,以喷洒水花生叶片为准。该类虫害一般在每年8月份危害水花生,部分地区有所提 前,养殖者一定要提前发现,一旦发现此类虫害,最好在首次施药后,间隔20天左右再补喷一次,或在整个易发月份每隔20天左右施药一次。水花生的优点是不 易腐烂,即使烂也是叶子,不会败坏水质,食物浪费少,由于水花生根系发达,食物一般很少直接沉底。缺点是易生虫,开花老化。这都可以人为去控制。

挂网方式:有竹棍直接插入的可用3年左右,有铁丝和部分竹棍相结合的可用5年左右。前者适用范围广,后者不适用于周围有水泥路的,针对有老鼠多的可以采取此方式,铁丝穿矿泉水瓶子效果更好。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分为网箱外和网箱内,这就像一个国和一个家,外面的水质好了,网箱内的水质才有保障。如何去调节水呢?我们都知道水是流动的,它是要经过很多次流 淌才能到达目的地的。那么可以说水是一种流动的“土壤”,是一种流动的“矿石”。看过林文辉老师的《池塘的那些事儿》的人大概知道,对生态具有重要影响的 水体重要属性包括:温度、盐度、pH值、pE(氧化还原电位)、碱度、硬度。其中,温度是地域太阳辐射属性,pE是生物活动的结果。PH值是受水体本身和 生物活动的双重影响。水的化学式是H2O,但是自然界水是千变万化的,主要由八大离子组成:钙、镁、钾、钠、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盐酸根。其中, 钙、镁、钾、钠属于阳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盐酸根、硫酸根属于阴离子,阳离子的当前量和阴离子的当前量之差,决定水中pH值,钙和镁决定水中的硬度, 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决定水的总碱度。可见,水不再是“看不见”的,我们要想调节好水,首先要知道他的一些属性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去管理池塘的水质。

投喂技术:

投喂技术分为训食和日常投喂,训食训的好开口率高,至少产量不会很低。以前是通过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来投喂,产量不是很高,但是随着鳝鱼饲料的出现, 鳝鱼的产量明显增加了不少,但是饲料和鱼到底喂多少,比例是怎么的。很多人没有明确的数字,一般选择鳝鱼喜欢吃什么就喂什么,鱼和饲料的比例在5:1和 2.5:1之间,这样喂的话,鳝鱼的产量不是很高,鱼和饲料的比例控制在2:1到1.5:1为好。

混养鱼种及比例:

鳝鱼网箱养殖套养的鱼种主要是帮助调节水质,因为每一个池塘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没有固定的。在这里我给出一个参考的数据,主要放养花白鲢,黄颡鱼,草鱼, 银鲫等。花白鲢主要是为了调节水质,平衡藻相,花鲢一亩15个,一斤3个左右,白鲢50个,一斤3个左右。黄颡鱼一亩放100尾,以提高经济价值和减少鳝 鱼饵料的浪费为主。草鱼25尾,一斤3个左右,规格大的可以少放,主要是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银鲫15尾,可以有效的杀灭水体中的蚂蟥,特别是隔年苗的 池塘。

药物的使用:

由于人工养殖鳝鱼,投喂量比较大,而大部分鳝鱼是野生的,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鳝鱼的环境又会比较恶劣,细菌病毒繁殖较快。不管是从环境问题还是从鳝鱼体质 承受消化问题来看,都需要进行人为的去处理,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药物来处理,怎么合理的去运用药物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在肝胆方面经常使用成分为葡 醛内酯和甜菜缄类比其他药物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