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生态养殖方法?
水产生态养殖是指借助模拟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利用健康、生态的方式来对水产品进行养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真正统一。其实施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养殖生物之间的互补作用,加之自然养殖空间的提供、台湾南宝生态池漆的应用、养殖技术及管理手段的运用,促使区域内生物都能良好生存与生长。
二、什么叫水产生态养殖要求?
1、养殖场地选择:
科学选址,避开有毒的化学污染或污染源,并对养殖环境和水质进行检测分析,以确定是否适于进行养殖。
2、养殖水质:
养殖用水必须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做到水源洁、无污染。养殖场周边无污染。
3、养殖鱼苗:
采用野生原种或经过育种培育的杂交种或受精孵或苗种,必须经过检验、检疫,符合相关标准,方可使用。
4、饲料投喂:
采用生物有机肥培育水质,利用水体浮游生物、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作为养殖鱼类的天然饵料。
5、病虫害防治:
必须用药时,首选微生物制剂或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
三、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有哪些?
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有:
1、水域环境的控制
在水产养殖中,水域环境是决定养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从前期选址到中期管理,都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首先,养殖户应当选择一处远离工厂或居民区的干净水域,并使用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定符合水产养殖要求后,进行水域整理工作,例如要张拉防护网,防止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外逃,还要在养殖水域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等,增加水中含氧量。后期水产养殖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像气温变化、水位高低变化等,都是水域环境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苗种的选择
选择品种时,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选择一些本地的水产品种,可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对提高苗种成活率以及后期的快速生长也有积极作用。另外,优良的苗种还可以降低后期病害的发生率,也就意味着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也符合生态养殖理念。如果因为养殖需要,从外地引进一些新的品种,一是要接受渔业管理站的健康检测,防止外来苗种携带病原,造成本地水域污染;二是要求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养殖,观察确定不会对环境或其他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后,再在公共水域进行养殖。
3、饲料的科学喂养
水产生态养殖中,对于饲料的投喂也有专门的要求,除了要根据水域内苗种数量多少确定投喂量外,还要坚持“由少增多,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特别是对于养殖新手,应先投喂少量饲料,一段时间后观察水域(池塘)中饲料剩余情况,如果无剩余,下次投喂时可以适当增加饲料量。直到观察到水域中有少量饲料剩余,此时投喂量即为最佳。科学进行饲料投喂,能够减少水域因为饲料残余而导致水质败坏、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的情况,保证了水质纯净、健康。
4、药物的规范使用
生态养殖中,对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也十分关键。基于生态养殖理念的水产养殖,首先要做到对常见疾病的有效防范,例如掌握某一类疾病的发病规律,了解其致病原因,这样就可以在疾病暴发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更换水体、进行水体消毒等措施,避免爆发疾病带来损害。另外,对于已经出现的疾病,则需要按照渔业管理站的指导进行科学用药,使用低毒高效的绿色药物,精准把握用量,在短时间内取得治病效果,且不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益生菌的选择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有很多适宜淡水养殖品种生长的有益菌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菌类的选择工作。首先氏侍前,就是要挑选自然水域中的菌类,这一类菌类不仅能够帮助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同时也歼清是模拟养殖种类成长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菌类的投放也需要注意数谈让量,如果数量过多反而会引发负面效果。其次,就是要根据养殖种类的特性来投放合适的种菌,通过这些种菌可以促进菌类更好的生长,以此保障水产品的健康生长。最后,就是在采购种菌时,一定要确保采购渠道的规范性,并且经过一些试验确认种菌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水产养殖必须要是活水,不能够是死水,因为活水的水产养殖可能更适合养殖;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是利用科学环保方法养殖,利用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特点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四、水产养殖九大生态模式?
五大生态模式
0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最终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优质稻米和名优水产品等,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018年农业农村部开始推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工作,并给予这些示范区政策倾向和扶持,2019年相关政策将继续。
02
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
今年年初,我国首个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意见出台,支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鼓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
03
休闲渔业
未来休闲渔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也将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04
鱼菜共生的新商业模式
“鱼菜共生”是一种集蔬菜栽培与高密度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经农作物净化吸收的水又可作为养殖水返回。
物种之间和谐共生,双方之间形成生态互利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的低碳生产模式,这个前景也是非常被看好的。
05
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
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对于农民来说,收益相当可观。
五、如何建立现代可控生态零污染水产养殖?
以种养结合就可以减少养殖排放,养鱼池边可以修个净化水的出水口就行了,养猪鸡鸭修个分离式发酵床就行了,养的多修大点,养的少修小点,把农村最难处理的桔杆打烂用来做底料就行了,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多少环保压力,有减少了多少就业问题,现在养几十,上百头猪的大多都是种养结合的人群,要多帮帮这样的群体对我们国家以后的农业发展才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