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鲥鱼放回野生吗?
鲥鱼没有野生的了。
长江里的鲥鱼有二十多年没有了。鲥鱼为鲱科动物,又称三来、三黎、时鱼。生活于海洋,每年4—5月由海洋进入江河繁殖。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曾经年产量高达160万公斤,如今在长江流域已难觅踪迹。
长江鲥鱼趋于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加上捕捞强度过大、尤其是对幼鲥鱼的过度捕捞,均造成了鲥鱼趋于灭绝。
二、养殖鲥鱼的价位多少?
养殖鲥鱼的市场价格大约在160~400元一斤。而长江中的野生鲥鱼由于数量稀少,其市场价格可以高达2000~5000元一斤
三、鲥鱼目前主要产地是哪里?
鲥鱼目前的主要产地在江苏,浙江一带。
鲥鱼,又称“迟鱼”,是一种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地区的鱼类,因在每年农历四五月间产卵期时由海中溯江而上,故我国南方江河中亦多有之,为长江流域著名的珍贵鱼种之一,与河豚、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一般认为,鲥鱼最著名的产地是在长江入海口的沿岸各地,“因为此时,鲥鱼进入性成熟期,鳞下脂肪最厚,味极美”。学术界目前关于鲥鱼的文化史研究中,也多以江浙地区作为分析的中心。事实上,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的湖南省,历史上也是鲥鱼的产区之一。
四、淡水鲥鱼的养殖方法?
一、养殖环境准备
选择合适场地:选择一个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且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池。
池塘建设: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米,池底平坦且利于排水。池塘四周可用水泥板或砖块修建防逃设施。
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可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使水体呈弱碱性。
二、放养前准备
清塘消毒:在放养前对池塘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杀死病原菌和敌害生物。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培肥水质:消毒后一周,向池塘施加适量有机肥,以培育浮游生物和提供天然饵料。
三、苗种放养
选购优质苗种:选择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苗种,确保无病无伤。
合理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500-1000尾。适时放养:春季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放养,避免严寒天气。
四、日常管理
饲料投喂:采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根据鱼体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做到“定时、定量、定点”投喂。
水质监控: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氧量、氨氮等,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及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稳定。
疾病防治: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定期使用抗菌药和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进行鱼病防治。发现病鱼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蔓延。
巡塘管理: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体生长情况、活动状态及水质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养殖环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