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青蟹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admin 2024-06-10 0 0条评论

一、青蟹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青蟹的场地要建在周围无工农业污染的海滩边,适宜用清新、水体交换自净力强、理化因子稳定、潮差大的海水来喂养。

水质ph值在7.8-8.6之间,水温在10-30度之间较为适宜。在青蟹的脱壳期,不仅要保证水质的干净,还要保证水质中有充足的溶氧量。青蟹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防逃措施,避免青蟹逃跑。青蟹喜欢生活在江河溪海回流口处,或者是海淡水缓冲交换泥滩处,它们在白天经常潜穴而居,夜间才会活动觅食。大闸蟹喜欢昼匿夜间出行,一般以动物的尸体或者谷物为食。

二、青蟹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蟹苗选择:目前养殖的青蟹苗种来源主要有海区天然苗与工厂化人工培育苗两类(工厂化生产苗种的技术还未全面普及,苗源还甚少)。应选择体壮壳硬,甲壳呈青绿色,规格整齐,躯体完整无损伤,十足齐全(尤其是一对螯足和游泳足不能缺一及损伤),反应灵敏,活力强,爬行迅速,无病变的健康苗。

2、场地选择:青蟹养殖池(塘)应选建在周围无工农业生产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及生活污水污染,海水清新、水体交换自净力强、理化因子稳定、潮差大、内湾风平浪静,有一定量陆源淡水注入的高中潮区。

3、防逃设施:池塘堤坝的四周内侧必须做好防逃围栏(可用水泥薄板、竹篱笆、硬塑料片等材料制作),其设施高度应高出池内最高水位面50厘米以上。设施板、笆片的上端应向池塘内略倾斜,设置一定要严密牢固,有效防阻青蟹外逃。

新型青蟹养殖技术 青蟹淡水怎么养

4、投饵比例:养殖期的投饵量应根据水温、潮汐、水质和青蟹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如青蟹在水温15℃以上时摄食旺盛,26℃时达到最高峰,若水温高于30℃或低于13℃时,其摄食量就明显减少。

5、调节盐度:当池内海水盐度过低或过高时要及时换水调节,特别在多雨季淡水汪期或多台风暴雨天,出现池内海水比重过低时,应及时开启上部闸板,先排出池内上层低比重水,然后纳入高潮位的中下层高比重海水。对于高滩建池自然纳水困难,可用提水泵抽取中下层海水调节。

新型青蟹养殖技术 青蟹淡水怎么养

青蟹淡水怎么养

青蟹属于海水蟹,由于长期在海边生存,它的鳃适应了高盐的海水,不适应低渗透压的淡水。是不适宜用淡水进行养殖的,建议大家依旧根据它的生长习性用海水进行养殖。不过要是养殖几天的话,可以直接用淡水就可以或者是花鸟市场的水族店买专门配制海水的那种盐,店主会教你配海水的。

新型青蟹养殖技术 青蟹淡水怎么养

青蟹吃什么食物

青蟹的食性很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物组成中以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动物为主,胃含物中经常出现双壳类的壳缘、绞合部残片、腹足类的厣、残缺的螺轴、方蟹类的残肢和头胸甲碎片。也常以滩涂蠕虫为食,也食小鱼、小虾,有时在胃中也有发现植物的茎叶碎片。人工养殖的青蟹对饵料无严格的选择,小杂鱼、虾、小型贝类(蓝蛤、寻氏肌蛤、河蚬、蛳螺等)、豆饼、花生饼均可为食,有同类互相残杀的习性,常捕食刚脱壳的软壳蟹。

新型青蟹养殖技术 青蟹淡水怎么养

青蟹混养技术

1、虾类。如中国对

三、青蟹养殖方法?

1、蟹苗选择:目前养殖的青蟹苗种来源主要有海区天然苗与工厂化人工培育苗两类(工厂化生产苗种的技术还未全面普及,苗源还甚少)。应选择体壮壳硬,甲壳呈青绿色,规格整齐,躯体完整无损伤,十足齐全(尤其是一对螯足和游泳足不能缺一及损伤),反应灵敏,活力强,爬行迅速,无病变的健康苗。

2、场地选择:青蟹养殖池(塘)应选建在周围无工农业生产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及生活污水污染,海水清新、水体交换自净力强、理化因子稳定、潮差大、内湾风平浪静,有一定量陆源淡水注入的高中潮区。

3、防逃设施:池塘堤坝的四周内侧必须做好防逃围栏(可用水泥薄板、竹篱笆、硬塑料片等材料制作),其设施高度应高出池内最高水位面50厘米以上。设施板、笆片的上端应向池塘内略倾斜,设置一定要严密牢固,有效防阻青蟹外逃。

4、投饵比例:养殖期的投饵量应根据水温、潮汐、水质和青蟹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如青蟹在水温15℃以上时摄食旺盛,26℃时达到最高峰,若水温高于30℃或低于13℃时,其摄食量就明显减少。

5、调节盐度:当池内海水盐度过低或过高时要及时换水调节,特别在多雨季淡水汪期或多台风暴雨天,出现池内海水比重过低时,应及时开启上部闸板,先排出池内上层低比重水,然后纳入高潮位的中下层高比重海水。对于高滩建池自然纳水困难,可用提水泵抽取中下层海水调节。

四、青蟹养殖的最新方法?

1、场地选择

养殖青蟹的池塘应选择建在无工业废水、无污染、水质清新、pH值7.8-8.6之间,水温在10℃-30℃以内,以及潮差大的地方。池塘各项设施要求完善,并且面积要求单养青蟹的池塘以3亩-5亩为宜。

2、苗种放养

选择优质蟹苗进行放养,放养前必须对塘内进行一次全面清淤消毒。消毒后,应及时进注海水,并保持水深20厘米-30厘米,直至放苗前2天-3天把池内水位增高到1米以上。一般可于6-7月份放养蟹苗。

3、饲料管理

青蟹的食物主要可以利用天然的一些饲料。青蟹一般喜欢吃肉类,比如贝壳类的或者小型甲壳类的虫子,或者是贝壳,一些小鱼小虾,还有螺蛳也是他们喜欢吃的饵料之一。人工投喂的话,最好选择在傍晚进行,投喂量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水质温度以及青蟹胃口来决定,一般在夏天吃得多,冬天吃得少。

4、定期巡塘

定期巡视池塘,观察青蟹的进食情况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每天早晚各巡一次,并做好进出水设备、防逃设备的维护,同时定时查看天气预报,做好各种恶劣天气的应对,特别是下雨后要及时换水。

五、如何养殖青蟹?

养殖青蟹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选择优良的苗种,苗种的来源有很多,第一个就是人工育苗,第二种就是捕捞海里的大眼幼体,第三种就是捕捉天然的蟹种。人工育苗这样的苗种比较整齐,而且非常纯正,但是目前已经是试验阶段,大规模的生产技术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所以我们在人工育苗的时候,可能会有失败的案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捕捞自然区的蟹苗和蟹种仍然是现在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我们可以就近去捕捉一些青蟹的蟹苗,也可以去跟一些大型的厂商合作。请他们去捕捉一些蟹苗,这样可以节省自己很多成本。

在捕捞蟹苗的时候,要知道青蟹一般在一些盐度比较高的海区进行产卵,孵化后的幼体也会变成蟹苗。逐渐向河口或者是深一点的河里进行游动,这个时候是潮汛的季节,我们一般可以在4月到10月份捕捉。一年中其他的旺季还有5月到9月份,鲜苗的捕捞方法,大多是采用定制网和手抄网,根据潮汛风浪还有各种具体的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捕捞的方式。

捕捞蟹苗的时候,会有各种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蟹苗进入,此时就需要进行挑选和鉴别,挑选出那些身体健康、生长旺盛的蟹苗进行养殖,淘汰掉那些体型较小、生长缓慢的蟹苗。捕捉幼蟹的时候,因为天然的幼蟹他们的个体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捕捉那些体质比较健壮、肢体比较完整、没有受到过损伤、同时也没有任何附着物的幼蟹。

青蟹捕捉以后露空时间必须要短,特别是在夏天,温度比较闷热,更不应该过度的露空,温度一般基本就保持在25℃,30℃以上不能超过半天,20℃以下也不能超过两天。因此,捕捉到放养的时间必须越短越好,这样才能够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死亡。

也因为如此,青蟹种苗质量鉴别的时候有一定的讲究,因为在当地选择蟹苗的时候当地环境是不一样的,露空的时间短才能使成活率更高,如果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就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挑选,淘汰那些身体残疾的然后才可以进行养殖。

选苗篇

选择蟹苗有很多的鉴别方法,第一个就是要选择体质比较健壮的种蟹。一些健壮的青蟹苗他们的身体颜色是青绿色的,而且肢体健全,没有损伤,反应比较灵敏,活动能力也非常强,不易被人们抓取。如果是一些脚断了或者受伤的青蟹,我们必须要把他们短时间内挑出来。

第二个特点就是没有疾病。辨别病蟹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身体颜色、肉颜色还有四肢的颜色来进行判断,富有弹性的就表示他们是健康的,如果肌肉下陷没有弹性的不应该用于养殖。

第三个就是蟹苗运输的方式。一般幼蟹运输的时候用箩筐或者是木箱,我们需要在下面铺一层比较湿润的草,在上面摆上一层青蟹再覆盖一层湿草,使得他们不会受到碰撞。但是也不能重叠太多层,最好在上面盖一层纱窗,这样便于在中途的时候淋海水,提高运输成活率。

养殖篇

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也非常讲究,投喂饲料是提高青蟹产量的非常重要手段,要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还有胃口来选择合理的喂养技术,才能够让他们生长的更有优越性。青蟹的食物主要可以利用天然的一些饲料,在池塘里面进行繁殖或者自己种植一些饲料,青蟹一般喜欢吃肉类。比如贝壳类的或者小型甲壳类的虫子,或者是贝壳,一些小鱼小虾还有螺蛳也是他们喜欢吃的饵料之一。

因为青蟹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所以人工投喂的时候最好把时间选择在傍晚进行。投喂量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水质温度以及青蟹胃口来决定,一般在夏天的时候吃的比较多,因为这个时候温度比较高,活跃度很高,所以吃的更多;在冬天的时候青蟹基本上不进食,所以不用投喂,每天注意巡塘,查看水质是否有污染,周围环境是否有破坏,围网有没有破损即可。

如果发现围网等设施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修复,因为青蟹在晚上活动频繁,涨潮的时候可能会穿越围网逃跑,所以必须要把围网修建得足够结实,同时也要防止他们挖洞逃跑,在收获的季节我们需要进行捕捉。建议养殖户可以采取轮捕的方式,挑取大的留下小的,挑肥的留瘦的,这样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一般9月份是它们交配的季节,养殖户必须要适当的把雄性青蟹进行捕捉,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多次交配,肉质非常消瘦,价值已经大幅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大批量死亡的现象。

越冬条件篇

青蟹是一种广谱底栖动物,水温适应15-30℃,最适水温为13-25℃,当水温低于16℃时,活动时间缩短,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水温下降到12-14℃时,青蟹只在晚上短暂移动,并开始挖洞穴;水温降至10℃左右,锯青蟹缓慢而反应迟钝;当水温降至7℃时,青蟹进料和活动完全停止,全身隐藏在沉积物中,并进入休眠状态;当水温低至3.5℃或持续低于6℃时,青蟹将会死亡。

因此,所谓的青蟹越冬技术,就是利用人为因素创造引人注目的水环境条件,使未达到商品规格的青蟹或交配后的雌蟹在寒冷的冬天幸存下来。青蟹的越冬方式,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采用的越冬形式也不尽相同。

在青蟹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完全应用于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幼蟹的越冬,意义尤为重要,在广东、海南、福建省等南方地区,冬季的天然水温相对较高,在此类天气条件下可以安全地越冬。而在浙江省南部沿海,气候相对温暖,人为因素仅略有增加,在室外土壤池中也可以实现青蟹越冬,且成活率普遍不低。

六、青蟹怎么养?

饲养青蟹的时候,需要先将青蟹放在淡盐水中,泡五分钟左右,再将它放在潮湿、通风的地方就能使它活着,但是青蟹的活力降低,可能活的时间不长。

还能将青蟹养在桶里,但是不能使用淡水养,需要用专门的海盐,兑成淡盐水进行饲养,水深不要将青蟹的嘴巴漫过就行,并保持两天换水的频率。

七、养青蟹技术?

水质及底质:海水交换良好、风浪平静、无污染源的内湾中高潮区或高潮区,底质为泥沙底沿海和河口地区,最好有淡水源,盐度适宜范围8~26。养殖塘主要理化指标:pH值控制在7.8~8.6,最适盐度8~26,溶解氧5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