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鳗鱼是如何养殖的?

admin 2024-06-02 0 0条评论

一、鳗鱼是如何养殖的?

日本鳗鱼饭(鳗鱼蒲烧)中的鳗鱼绝大部分都是河鳗,学名日本鳗鲡。成鱼在海水中产卵繁殖,受精卵孵化后会逐渐进入淡水中生长育肥。一般我们在饭店食用的鳗鱼饭中的鳗鱼都是人工养殖的,而且全部都是在淡水中养殖的。所以可以吃其它淡水鱼应该就可以吃鳗鱼。

二、河鳗养殖温度?

河鳗又名鳗鱼、鳗鲡、白鳝等。

  鳗鱼是温水性鱼类。当水温在25〜28℃时,鳗的摄食量大,消化吸收率也高;当水温超过30℃或低于20℃时,鳗鱼摄食量减少, 生长缓慢;当水温上升到35℃以上或降至15℃以下时,鳗鱼的摄食量极少,日摄食量小于体重的0.5%或处于停食状态。

  开春后,当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鳗苗上食场摄食。当天然水温上升到8〜10℃以上时,鳗鱼就幵始溯河,溯河多在夜间涨潮时进行,至黎明前结束。

  河鳗的饲养管理:

  鳗鱼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常摄食和生长。所以露天池养鳗以水温13℃以上时放养为适宜。

  水温28℃时添加油脂重量为饲养量的10%以上;水温下降到 20〜25℃时,油脂的添加量减少为5%〜8%;水温降到20℃以下时,油脂的添加量减少为2%〜3%或者不添加油脂了。

  水温在25℃以下时,鳗鱼发病率高,且易传染,特别是低水温期赤鳍病发病率高且不易治疗,死亡率较高。

三、鳗鱼的养殖技术和场地的要求?

一、鳗苗放养密度

由于养殖方式不同,鳗苗的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二、鳗苗放养时间

由于鳗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开始摄食与生长,所以露天池培育鳗鱼苗种,以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这样,鳗苗经过短期暂养适应环境后,当水温上升时即可开食驯养。在广东、福建的鳗苗放养时间在3月初左右。

有加温条件或有温水供给的养鳗场,鳗苗的放养时间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以延长饲养期,提高鳗种的产量和质量。

鳗池规格

鳗池可分一级池、二级池、三级池和成鳗池四种。鳗场中这些池子的比例分别为2:8:15:75,即一个50亩水面的鳗场,一级池1亩,二级池4亩,三级池7.5亩,成鳗池37.5亩。这些池子的用途及规格如下。

一级池:用于鳗苗引食训练,并将鳗苗养到0.2克左右。面积为50~6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6米。

二级池:饲养体重0.2~2克鳗种。面积为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

三级池:饲养体重2~20克的鳗种。面积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2米。

成鳗池:将体重20克左右的鳗种养成150~200克的食用鳗。面积800~1200平方米,池深1.5~1.6米,水深1.0~1.2米。

四、河鳗能人工养殖吗?

河鳗是可以人工养殖的。

虽然河鳗一般通过捕捞野生种群获取,但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地区已开展了河鳗人工养殖。主要有以下几种养殖方式:

1. 池塘养殖

在池塘中模拟河鳗的自然生存环境,投放幼鳗苗种,并定期投喂,几年后就可收获成年河鳗。

2. 水循环养殖

采用循环水系统,通过过滤和曝气等净化方式提供清洁水体,在控制好的环境中养殖河鳗。

3. 网箱养殖 

在适当的河流或水库中浸入网箱,将河鳗幼苗投放其中饲养,利用水体自然流动换水。

4.水族养殖

在水族设施中人工控制水质、温度等条件,为河鳗提供模拟环境进行密集式养殖。

河鳗人工养殖最大的难点在于繁殖和幼鳗苗种的获取。目前主要依赖捕捞天然水域中产卵后的幼鳗苗种,科研人员也在努力攻克人工催产技术。只要解决了苗种问题,河鳗的人工养殖就能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