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级下册蚯蚓土里造宫殿式的意思
意思是松土。蚯蚓土里造房子,这是一个拟人的句子。蚯蚓之所以会松土,不仅是因为蚯蚓需要保持湿润,所以会在土壤中钻来钻去。
蚯蚓身体内大部分都是体液,所以缺少水分很容易死亡,这在蚯蚓为什么切两半还能活中曾提到过,所以蚯蚓需要生活在地下10-30厘米的土壤中,因为土壤越深保水越好,所以蚯蚓就会一刻不停的在土壤中钻来钻去,这样一来,土壤就会变得更加松散。
扩展资料
蚯蚓营养丰富,繁殖迅速,食性杂,人工养殖产量高 。经济效益好 。蚯蚓可作为珍贵药物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用作高蛋白食品和饲料。
蚯蚓挖穴松土、分解有机物,为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土壤改良、消除公害、保护生态环境方面。
二、蚯蚓最长能活多长时间
蚯蚓的寿命长短常因其种类和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异。计算蚯蚓的寿命,一般从个体发育开始,到个体生命结束为止。即从幼蚓从蚓茧破茧而出,到蚓蚓自然死亡为止,它包括从幼蚓到性成熟、完全成熟、衰老.直至死亡各个阶段。不同种类的蚯蚓其寿命长短也有差异。一般在养殖状态下的蚯蚓其寿命要高于野外自然条件下生活的蚯蚓。正蚓类在田间的寿命大约 4 年时间,然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长异唇蚓寿命可高达 10 年零 3 个月。赤子爱胜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其寿命约 15 年,从精卵的发生、交配授精、排卵、受精, 7 一 10 天生产蚓茧, 14 一 21 天后孵出幼蚓, 3 一 4 个月后性成熟,环带开始出现, 1 年后完全成熟,1-1.5年后开始衰老,环带消失,此后为衰老期, 15 年后即死亡。蚯蚓环带的消失,标志着蚯蚓繁殖期的终结,衰老随之开始、这时蚯蚓的体重下降,各个器官、系统结构和机能也出现衰老,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因生理机能衰老而死亡。当然蚯蚓在自然界还常常受到各种天敌、病害以及恶劣环境的侵害而死亡,因此在自然界蚯蚓的寿命一般较之人工养殖的条件下要短得多。
三、泥鳅爱吃什么食
泥鳅人工饲养技术.
可能对你饲养泥鳅有所帮助.
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 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四、冬天怎么养热带鱼?
1.把水温调至24~28度之间,水温要恒定。
2.每次换水撒些盐,预防疾病。
3.让鱼保持在半饥饿状态,定时喂养,这样鱼会更加活跃。
4.换水时如果使用自来水要把水暴晒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