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请问黄粉虫该怎样养?

山田水产网 2025-05-21 05:26 0 0条评论

请问黄粉虫该怎样养?

黄粉虫的养殖要点如下:

    一、趋性。幼虫和成虫都喜黑暗。成虫潜伏在阴暗角落或树叶、杂草及其他杂物下面;幼虫则多潜伏在粮食、面粉的表层下1-3厘米处。成虫和幼虫都有食卵和食蛹现象,如将成虫、幼虫、蛹和卵放在一个饲养箱中,当繁殖到一定的密度后,会产生食卵和食蛹的现象,须加以注意。

    二、饲料。米糠、麦麸、土杂粮、各种廉价青菜、果皮、果核等可作为黄粉虫的饲料。一般混合饲料配方为:麦麸80%、黄玉米粉10%、花生米饼粉10%。

    三、温湿度。26-32℃是适温范围。35℃生长发育最快,但长期处在这个温度下容易发病。以上温度是指群体内部温度,4龄以上幼虫,当气温在26℃以上,饲料湿度达到15%左右时,群体的温度会高出周围环境10℃以上。应采取降温措施。理想的饲料含水量为15%,空气湿度为70%。

    四、设施。在成虫体色变成黑褐色以前,将其搬至成虫产卵箱。产卵箱为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13厘米的木箱。木箱底部钉铁丝网,网孔2-3毫米。箱内侧四边镶白铁皮或玻璃,防止虫逃跑。放虫前,先在箱底下垫木板,板上铺一张纸,撒约1厘米厚的混合饲料,再放一层干鲜桑叶或豆叶。

    五、繁育。虫卵孵化期是7-10天,所以在适温下7天后应筛选一次卵。筛卵时将箱中的饲料及其他碎屑筛下,然后将卵纸一起搬到孵化箱中进行孵化。孵化箱与成虫产卵箱规格相同,但箱底是木板。一个孵化箱可孵化2-3个卵箱筛的卵子,分层堆放,层间用木条隔开。干燥季节,卵上要盖一层菜叶。10天后将卵纸等全部抽出。3龄以前一般不添加饲料,但要经常放菜叶。

    六、防病

    1、螨害。7-9月份易发。防治:饲料要密封贮存,米糠、麦麸、土杂粮、粗玉米等消毒后再投喂;及时清除虫粪、残食,保持饲养箱内的清洁和干燥。

    2、干枯病。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青饲太少时易发。应将饲料箱放至较凉爽通风的场所,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上水降温。

    3、软腐病。此病多发生在梅雨季节,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重者虫体变黑、软、烂而亡。发现此病症后应立即减喂青菜数量,清理病虫粪,开窗通风散潮,调节温度,及时取出变软变黑的病虫,并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箱投喂,等到情况好后再改为麸皮拌青料投饲。

    黄粉虫完成一个生长周期需60天,一般30-50天便可收获作为饲料出售。

黄粉虫怎么养,怎么繁殖培养啊!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的饲养技术和注意事项如下:

1. 良种选育

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巨大的。在饲养生产的初始阶段,应直接选择专业化培育的优质品种。优良品种的繁殖应与生产繁殖分开,优良品种的繁殖温度应保持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60~70%之间。优良品种的成虫饲料应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充足,必要时可加入蜂王浆。

2.饲养设备

(1)饲养场地 工厂化规模生产黄粉虫可充分利用闲置空房,但为了集约化管理,最好相近连片,形成一定的产量规模;所用房间必须堵塞墙角孔洞、缝隙,粉刷一新,以达到防鼠、灭蚁、保持清洁的目的。

(2)饲养器具 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要求饲养器具规格一致,以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科研基地黄粉虫养殖场采用72×30×15cm的标准饲养盘,内衬进口的油光纸。标准饲养盘底部及四周壁均具透风孔,以利于通风换气散发虫体集群呼吸的热量,衬纸要内光外糙,以防止黄粉虫幼虫、成虫沿壁爬出。为了节约成本,也可利用旧木料自行制作木盘,但规格必须与上述要求统一。

(3)饲养架 饲养盘放置于三角铁焊接而成的多层架上,架高一般为1.6~2.0米,具体高度依操作方便和房间高度而定。

(4)分离筛 用于分离幼虫和虫粪。分别备制20目、40目、50目铁丝网及尼龙丝分离筛,四周用1厘米木板。

(5)产卵盘 与饲养盘统一,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6)孵化箱和羽化箱 黄粉虫卵和蛹的发育是各生态史期中最长的,为了保证其最适温度和湿度需求,并防止蚁、螨、鼠等天敌的侵袭,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设计制作了孵化箱和羽化箱。箱内由双排多层隔板组成,两层之间的距离以饲养盘高度的1.5倍为宜,底层留出较大空间以便置水保湿。

(7)其它 温度计和湿度计、旧报纸或白纸(成虫产卵时制作卵卡)、塑料盆、喷雾器或洒水壶、镊子、放大镜等。

3.饲养管理

(1)卵的收集与孵化 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附衬一张稍薄的白纸,上铺2厘米厚饲料,每盆中投放2000只(1000雌:1000雄)成虫,成虫即将卵均匀产布于产卵纸上,每张纸上可产5000~15000粒卵,两天取出一次,即制作成卵卡。

将卵卡纸另置于标准饲养盘中,上面覆盖1厘米厚麸皮,置于孵化箱中,1周后取出,进入生产车间。

(2)蛹的收集与羽化 由于工厂化规模生产要求自卵卡纸取放之日起尽量保持时间的一致,所以各虫态发育进度基本一致,化蛹也比较一致。待老熟幼虫达80%的蛹化率时,即在标准盘中加覆一层新鲜饲料后将其置于羽化箱中,7~10日后取出培育成虫产卵。中间可隔2~3天检查一次。

(3)饲养种群密度 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若种群密度过小,直接影响虫体活动和取食,不能保证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密度过大则互相磨擦生热,且自相残杀几率提高,增加了死亡率。所以,幼虫的密度一般保持在每盘60000条左右。幼虫越大相对密度应越小,室温高,湿度大,密度也应小一些。成虫密度一般在4000条/盘左右。

(4)管理注意事项 ①黄粉虫在饲养过程中易受老鼠、壁虎、蚂蚁的危害,尤以鼠害和蚁害较严重,应加以预防。②室内严禁放置农药。③应及时清除死亡虫尸,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④严禁在饲料中积水或于饲料盘中见水珠。

4.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黄粉虫各虫态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75~85%。幼虫在0℃以上可安全越冬。10~15℃即可活动取食,但代谢过程缓慢。25~30℃时,食量增多,活动增强。低于0℃或高于37℃则有被冻死或热死的可能。成虫寿命一般为20~100天,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5~15粒,最多30粒,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30~350粒。卵的孵化时间随温度高低有很大差异,在10~20℃时,需20~25天孵出,25~30℃时只需3~7天即可孵出。

幼虫经8次蜕皮化蛹,蛹期时间较长,温度10~20℃时,15~20天可羽化;25~30℃时,6~8天可羽化。

黄粉虫在繁殖期雌雄比一般为1:1。成虫一般交配多次。在此期间需要补充较好的营养,提供一个黑暗而宽松的环境,种群密度不宜过大。雌虫排卵时可以用纱网隔离,以防成虫取食卵块。

黄粉虫饲养过程中的小生态环境也十分重要。幼虫间运动互相磨擦生热,可使其局部温度升高2~3℃,所以在饲养时,室温超过30℃,应减小饲养种群密度,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死亡或疾病。饲料中含水量保持在15~18%,若湿度过大,加之粪便污染,易使虫体患病.

想养殖黄粉虫可以上网找广东新丰县鹏翔黄粉虫养殖专业合作社,他们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黄粉虫养殖基地,提供种虫、养殖技术,包回收商品。从事黄粉虫养殖行业近10年,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成熟先进的养殖技术,稳定的市场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