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我蝇蛆养殖技术?
1.成虫饲养 ①设备。蝇笼:用铁条或木条做成50厘米×50厘米×50 厘米的支架,外罩塑料或窗纱,其中一面留一直径为12厘米-15厘米的操作孔。每个蝇笼配备一个饮水杯,三四个料盘,一个产卵缸。蝇蛆培养盘:用塑料或铁皮制成,数量依养殖规模而定,其大小以每盘放培养基5千克为宜,培养盘一般每边高10厘米,培养基厚度以3厘米-5厘米为宜。②饲料配制。成虫的食物以幼蛆为主,先将鲜蛆用绞肉机(壁孔直径为1.0毫米-1.5毫米)绞碎,再按下述比例拌匀:蛆糊95%,啤酒酵母5%,水150毫升。③饲养技术。将种蝇放入蝇笼中,(指种蛹将要羽化时,连同羽化缸一同放入),放养密度按每只成虫在笼内平均占空间10 厘米3计算,每笼至少可放1.2万只。等到羽化5%时,发现雌雄开始交尾后,再放入产卵缸。产卵缸为不透明容器,里面放适量麸皮。为便于管理,成虫宜每7 天羽化一批。成虫的产卵量达1000个,约经12天-15天,产卵量下降后即可淘汰。其方法很简单,将饵料、水取出后,两日后即被饿死,或用开水烫死。死蝇可直接供家禽啄食,或烘干粉碎后,拌入饲料中即可。
操作时应注意:室温应控制在24℃一30℃,湿度控制50%-80%,每日上午将蝇笼内的两个饵料盘(一个盛红糖,一个盛蛆浆),一个饮水缸取出,冲刷干净之后,装入饵料。为减少苍蝇逃逸次数,此时也宜取出蝇卵,移入幼虫室进行培养。糖盘每次放红糖40克左右,2天-3天更换。一次即可。
苍蝇能传播多种疾病,在培养过程中注意防止笼内菌蝇逃出。成虫室外要设缓冲间,室内应有灭蝇装置,以便诱杀个别飞出的成虫。
2.幼虫(蛆)的养殖 2.1 配制培养基。将鸡粪30%,小麦麸70%或全部鸡粪、猪粪混合后加水配制成含水量在15%左右的培养基。2.2 接卵。将配好的培养基盛于蝇蛆培养盘中,厚度约为3厘米-5厘米(夏天则不超过3厘米),然后按每5千克培养基接种蝇卵4克的比例接种。接种好的培养基便可放到22℃-25℃的培养室内培养。2.3 蝇蛆分离。蝇卵在培养室内经过8小时-12小时就能孵化成蛆,经5天-6天就可成蛹。作为畜禽的饲料,一般从幼虫孵化的第4天即可作为产品收获。收获方法是:利用蝇蛆避光性的特点,将培养基置于强光之下,蛆便会钻到培养基底层,
这时除掉上部培养基,剩余的培养基倒入纱布筛内,在水中反复漂洗,即可得到干净的蝇蛆。
712100 西北农业大学21号 张新阳
猪粪养蝇蛆养殖方法
一是做池子,大小、深浅要合适。过大,成蛆爬不出来;过深,蝇蛆实际上在料表层5厘米以内活动,造成浪费;过小或过浅,装不了多少料,影响产蛆,也容易失水。宽度,一般60~80公分,长度,一般100~120公分,深度,一般15~20公分。四壁坡度,以45度为宜,坡长25公分左右。以装下10公分厚、100公斤基料为准。原料不一样,池子大小也不一样,粪便养蛆宜小一些,废弃血肉、动物内脏宜大一些。四边上部的爬蛆槽,过宽、过深、坡墙坡度大都是不合适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蝇蛆爬不出来化了蛹,无论如何不能让其化为苍蝇,就要将蛹和基料一起撒给鸡采食,这是万不得及的办法。此外,如果养殖规模不大,用盘子、盆子、盒子等,盛上用AM生物菌拌好的麸子、猪粪、血肉等废弃物,早上放出去(注意:表面要保持湿度,必要时撒些水),下午收回来,几天以后也有了蛆,养几天,就可以喂鸡了。
关于池子做法问题,本人想多说几句。最近一位养蛆者发来电子信件,说他现在采取的是池角设收蛆桶的方法,可爬到桶里的数量只有30%左右,大部分都还在培养基里玩呢!这样的话单产上不去,浪费又很大,利用趋光性等人工又太大,成本增加,真是急死人。问有没有好办法。四个角搞收蛆桶是除我之外所有养蝇蛆者的做法。存在问题:一是蝇蛆要爬出化蛹,好不容易爬到池边,还要转圈圈,转累了,爬不动了,只能就地化蛹;二是收蛆桶只占那么一个角,而蝇蛆向外爬是没有目标的,不一定都掉进收蛆桶里。三是收蛆桶安排在池子里,池子里装基料高度受到限制。我的做法不同。根据蝇蛆善于爬坡的特性,四个边作成斜坡形,这样蝇蛆一碰到斜坡就争先恐后上爬,避免长途旅行。在斜坡上方,做爬蛆槽,蛆爬上斜坡就掉进爬蛆槽里,受到直立两壁限制,只能顺槽很自然走向四个角的收蛆桶。注意几点:(1)傍晚在四边斜坡上洒一些水,有利于蛆上爬。且记:不要把水洒到槽里,避免蛆再爬出槽子。(2)早上要在天大亮前将还在爬蛆槽里的蛆扫进收蛆桶,提走,以防雀类抢食。(3)原料不同,池子大小也不同.麸子大一些,粪便小一些。(4)如果发现蝇蛆爬不出来,可在池子里多洒一些水。水不宜太多,否则小蛆也爬了出来。
二是基料。蝇蛆培养基料大体分三类。第一类是农副产品下脚料,如麦麸、米糠、酒(醋)糟、豆渣;第二类是以动物粪便如牛粪、马粪、猪粪、鸡粪及屠宰场动物肚粪等经配合沤制发醉而成的;第三类是屠宰场废弃的动物血肉。第一类主要是掌握好各组分的调配比例,一般比例为:(1)猪粪60% ,鸡粪40%;(2)鸡粪60%,猪粪40%;(3)猪粪80%,酒糟10%,玉米或麦麸10%;(4)牛粪30%,猪粪或鸡粪60%,米糠或玉米粉10%;(5)豆腐渣20% ~50% 鸡、猪粪50% ~80%;(6)鸡粪70%或猪粪70%,牛粪30%;(7)猪粪鸡粪各三分之一,牛粪三分之一。(8)羊肚粪20%,牛粪30%,猪、鸡粪50%。第二类基质则要求原料短、细、鲜。使用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基质按比例混匀摊平,其PH要求在 6 . 5 ~7 .0之间,过酸可用石灰调节,过碱可用稀盐酸调节。如以鸡粪与猪粪比例为 1 : 2 的育蛆料效益较佳。一般保持料厚约 7 ~10 厘米,湿度约 70 %~80%。用猪粪发蛆要注意:新鲜猪粪湿度比较大,要适当混些湿度小些的粪,或者放料后前一两天不要加水,让水分自然蒸发;羊肚粪比较细,要加一些粗纤维或透气性好的原料,如牛粪、麸子、秸秆等等,但也不能都是营养少的粪,还要加些猪、鸡粪。第三类产蛆多,注意不要让外露的蝇卵被晒干(死)或被饥渴的苍蝇吃掉,每天特别是太阳直射时将卵翻盖到下面,或者在上面稍加盖一些动物粪或者麸子,洒点水也能缓解一下,只要过夜,蝇卵变成小蛆,就不怕了,小蛆一见热就会自动钻到下面去。
三是温度。温度直接影响家蝇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实际生产中,把蝇蛆的饲养温度控制在25~30℃比较适宜,低于22℃生长周期延长,高于40℃蝇蛆会从培养基中爬出,寻找阴凉适温处。在20~30℃的适温下寿命最长,可达50~60天。在30℃时蝇蛆最为活跃,30℃以上则静息在阴凉处;若温度超过35℃,蝇蛆骚动不安,39℃时不能产卵, 45℃以上为致死温度。要注意调节。要做好两手准备。每天要听天气预报,气温超过35℃,要盖遮阳网;气温凉时,盖塑料薄膜。
四是湿度。苍蝇卵、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要求培养基质潮湿而又不淹水,含水量60%~70%最为适宜。研究表明,基质含水量为60%时,卵期最短为18小时,孵化率最高;幼虫生存的最佳基质含水量为60%~70%;蛹期的发育对湿度要求较低,以40%~50%的湿度较为适宜。蝇蛆离开水很难存活,苍蝇期以空气相对湿度50%~80%为宜,羽化1小时后开始饮水和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