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缸养淡水鱼用不用一直开充氧?
养鱼的过程中氧气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充足的氧气,很容易就会导致鱼类缺氧,从而发生死亡的现象,那么养鱼需要一直充氧吗?
如果养鱼空间密度不是很大,无需一直把氧气打开,甚至有些观赏鱼都无需充氧,比如雷龙鱼或者中国斗鱼等。当然要是饲养鱼的密度有些大,所养的鱼类品种对氧气含量有很高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就要一直充氧。在养鱼的时候如果氧气有不足的现象,鱼就会不断漂浮在水面上,希望能够从空气里面呼吸到氧气,从而有效维持生命。如果发现有缺氧的现象,就要及时给金鱼补充氧气。
二、淡水鱼在鱼缸养,水温多少适宜?
淡水鱼最适的水温是24-30度不等。分景观鱼养殖和食用淡水鱼养殖。
淡水观赏鱼按种类水温需求不同:
1、冷水鱼温度在18-23度即可。夏天温度超过30度时,需要降温处理。
2、小型热带鱼,比如孔雀、霓虹灯等,20-25度
3、中大型热带鱼,比如鹦鹉、龙鱼等,28-30度。建议不论养什么鱼,温度最好都控制在20度以上,以便硝化细菌繁殖。温度过低,硝化细菌就会停止繁殖。
鲤科鱼类最适宜最适的水温是25-32度。水库的水体处在一定程度的流动和交换状态,其溶氧较充足,稳定,垂直分布较深。表层溶氧可达7~10毫克/升,有温跃层的水库,底层溶氧很少或没有。与池塘相比,水库溶氧含量高,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都较小。
三、河鱼怎么养殖?
河里的鱼抓回家后可用晾晒的自水来养,自来水晾晒三天后再用,且后期每天都要换水,水要尽量多些,这样能保证氧气足。想要长时间养还要准备气泵。饵料可购买专用的鱼饲料,注意控制好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不可太勤,也不可过量,否则会影响水质。此外,还要注意水温环境。
四、淡水鱼养殖关键参数?
我们内陆水产养殖主要以温水性淡水鱼类为主,如青、草、鲢、鳙、鲤、鲫、鳊、鲴等,特种水产品种中小龙虾、螃蟹等都是属于温水性的水生动物。像罗非鱼属于热水性鱼类,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温水性淡水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0.5—38℃,最适温度范围为15—32℃。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2—26℃。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低于10℃时摄食量下降,生长缓慢,15℃以上摄食量逐渐增加,20℃以上摄食量和生长速度明显增加。
五、一年可长成的淡水鱼?
体长为10厘米的青鱼1年通常可以长到1-2斤左右,但由于养殖数量、养殖技术等因素有所差异,因此青鱼实际能长到多大要看具体情况而定。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长江青鱼的首次成熟年龄为3-6龄,雄鱼会提早1-2龄,成熟后体长约900毫米左右,重11公斤左右,雌鱼成熟后体长约1米,重15公斤左右。
一、10cm青鱼一年能长多大
1、一般情况下,体长为10厘米的青鱼1年大约可以长到1-2斤左右,但由于受到养殖数量、养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青鱼的实际体重可能会有所差异。
2、青鱼的生长速度较快,2-3冬龄的青鱼通常可达到6-10斤左右,而市场上常见的青鱼其体重一般为30-40斤左右,个头较大。
3、青鱼在我国“四大家鱼”中属于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长江青鱼的首次成熟年龄为3-6龄(大多数为4-5龄成熟),如果是雄鱼,则会提早1-2龄,雄鱼成熟后个体的长度约为900毫米左右,重11公斤左右,雌鱼成熟后个体的长度约为1米,重15公斤左右。
4、江西湖口青鱼的生长速度以1-4龄最快,年龄达到5-6龄时,平均每年增重3.7公斤以上,而雄鱼的年增重量平均一般会比雌鱼少1公斤左右。
二、青鱼的养殖周期是多久
1、青鱼的养殖周期
青鱼的养殖周期一般为2-3年。第1年投放的青鱼苗,经过1年的生长后大约可以长到1斤左右,2年后可长到4斤左右,3年后重量可达到15斤左右,因此从投放鱼苗到上市差不多需要2-3年的时间。
2、青鱼养殖方法
(1)选择健康、有活力、大小一致、无损伤病害的鱼苗作为放养对象,放养前,用4%的食盐溶液将鱼苗浸泡10分钟左右,以灭杀其体表的细菌。
(2)放养数量以能够在水面看到明显的空隙为宜,通常每亩池塘可以放养2000尾规格为5厘米长的鱼苗。
(3)5-6月份期间,每天喂食4次。7-9月份期间,每天喂食3次。10月份之后,每天喂食2次。鲜活饲料可选择螺蛳,亩投喂量为400斤,也可以喂食其他一些饲料,比如蚌肉、昆虫幼虫、玉米、麦麸、豆饼。
(4)养殖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平时要注意保持好水质。
六、淡水鱼最适合的水温是多少度?
淡水鱼最适的水温是24-30度不等。分景观鱼养殖和食用淡水鱼养殖。
淡水观赏鱼按种类水温需求不同:1、冷水鱼温度在18-23度即可。夏天温度超过30度时,需要降温处理。2、小型热带鱼,比如孔雀、霓虹灯等,20-25度3、中大型热带鱼,比如鹦鹉、龙鱼等,28-30度。建议不论养什么鱼,温度最好都控制在20度以上,以便硝化细菌繁殖。温度过低,硝化细菌就会停止繁殖。
鲤科鱼类最适宜最适的水温是25-32度。水库的水体处在一定程度的流动和交换状态,其溶氧较充足,稳定,垂直分布较深。表层溶氧可达7~10毫克/升,有温跃层的水库,底层溶氧很少或没有。与池塘相比,水库溶氧含量高,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都较小。
七、淡水鱼与养殖鱼的区别?
1)体型。野生鱼生活在自然水体中,活动范围广,觅食空间大,游动频繁,反应迅速,因而其体型瘦长;养殖鱼大都生活在人工池塘或水库、河流、湖泊的网箱中,活动范围小,游动速度慢,反应较慢,因食用投喂饲料而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成鱼周期缩短,体型较胖。
(2)外观。野生鱼因其生活在流动的活水中,所以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有些养殖鱼因其生活在有污泥的静水中,所以鳞片厚,呈黑灰色,亮度降低。
(3)内脏。宰鱼的时候看鱼肚子里有没有油。如果没油,则为野生鱼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野生鱼生存环境复杂,水体生物量较少,觅食困难;如果鱼的肠子里油多,腹壁发黑,则多半为养殖鱼。
(4)味道。由于江河湖泊水质优良,含氧量高,野生鱼的味道纯净,没有杂味、异味,肉质更加鲜美、细嫩;而养殖鱼食用时可能有泥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