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中国水产养殖种类?

山田水产网 2024-09-27 04:35 0 0条评论

一、中国水产养殖种类?

中国内陆水域共有鱼类8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四五十种。1990年淡水鱼类总产量 523.7万吨,此外尚有虾、蟹、贝类,其产量仅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 3.2%左右。青鱼、草鱼、鲢、鳙为中国的四大家鱼。鲤、鲫、团头鲂、鳊、沼虾、绒螯蟹、河蚌等亦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就鱼类而言,以温水性者居多,其中鲤科鱼类约占中国淡水鱼类的1/2,鲇科和鳅科共占1/4,其他各种淡水鱼类占1/4。

中国内陆水域的鱼类依地区特点,大体可分为:

①北方区。指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系。主要有鲑科、茴鱼科、狗鱼科、江鳕等耐寒性很强的鱼类。此外,尚有一些鲤科、鳅科、刺鱼科鱼类。

②西北高原区。包括藏北、内蒙古、青海、甘肃、陕、晋等省区。主要有适应于高原急流、耐旱耐咸的鳅科鱼类及青海湖的裸鲤(又名湟鱼)。

③江河平原区。包括长江、黄河、辽河下游的广大平原区及各河干流支流和鄱阳、洞庭等湖。该区鱼类鲤科种属特别多,形成中国淡水渔业中心。

④华南区。包括粤、桂、滇东、黔、闽、台湾省区。主要以鲤科、鳅科、鲇科鱼类占优势。

⑤西南区。指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流域,包括藏南、四川、滇西等省区。主要是鲤科、鳅科和鲇科鱼类,不少种类与缅甸、印度、泰国和越南的相同。大麻哈鱼和鲥鱼是溯河产卵鱼类,鳗鲡是降海产卵鱼类,大麻哈鱼盛产于中国东北,鲥鱼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

中国是世界上内陆水产业较发达国家之一,其产量一般占世界内陆水域产量的1/10。

中国的淡水养鱼历史悠久,公元前460年范蠡的<养鱼经>是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1958年中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解决了国内外长期不能解决的淡水鱼养殖的关键问题。中国普遍养殖种类以鲤、鲫和青鱼、草鱼、鲢、鳙、鲂、鳊、鲮鱼为主,还从国外引进了鳟鱼和罗非鱼、罗氏沼虾等。

粗放的外荡养殖的有鳜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此外,淡水湖泊中还放养河蟹和养蚌育珠,成果显著

二、加拿大水产养殖种类?

1、鲶鱼

鲶鱼(Catfish)是进口到加拿大的主要淡水鱼品种,进口量为2550万磅。鲶鱼共拥有超过3000种,大多数鲶鱼生活在溪流和河流等淡水生态系统中,而另一些则适合生活在洞穴和咸水中。鲶鱼是鱼类养殖中流行的鱼类之一,其肉类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美味佳肴。

 

2、罗非鱼

罗非鱼(Tilapia)是进口到加拿大的第二大淡水鱼类,进口量为1664万磅。罗非鱼是属于丽鱼科的一种鱼类的通用名称,是非洲淡水鱼类代表。罗非鱼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因为养殖快,不容易发病,肉质鲜美,这些因素是罗非鱼养殖的商业利益之一。

 

3、鳟鱼

鳟鱼(Trout)是第三大淡水鱼品种,进口到加拿大的量为1191万磅。鳟鱼大多生活在淡水中,与鲑鱼密切相关。鳟鱼是人类和野生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4、鲑

鲑(Salmonidae)是进口到加拿大的第四大淡水鱼类,进口量为194万磅。鲑是一种有鳍的鱼类,其中包括河鳟,鲑鱼,白鲑和鳟鱼,它们也是研究最深入和最受欢迎的鱼类。鲑出生于淡水中,但后来迁移到海洋中,只是为了繁殖而回到淡水中。鲑以极强游泳能力而闻名,并以其精美的口味而大量食用,因此对捕鲑的国家具有一定的经济重要性。

 

5、鲤鱼

鲤鱼(Carp)是加拿大进口的第五大淡水鱼品种,进口量为95万磅。鲤鱼属于鲤科,上颚的两侧各有两个口须。这些鱼来自于亚洲本地,之后被引入世界其他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以及其他地区。鲤鱼一般生活在杂草丛生的泥泞池塘,河流和湖泊中。

三、水产养殖的种类有哪些?

台湾南宝生态池漆融合防水与抗腐蚀为一体的漆膜成为为水产养殖池的防护层。接着,一起来探索水产养殖的种类有哪些?

南宝生态池漆技术支持【138-6063-6319】

水产养殖的类别

1、根据养殖方式的不同,可分池塘养鱼、大水面养鱼、工业化(循环水)养鱼、滩涂养殖、浅海养殖、港湾养殖和海洋牧场等;

2、根据养殖水体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两种;

3、根据养殖水域的不同,可分为江河、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浅海、滩涂和港湾养殖等。

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

1、贝类:主要品种为:杂色蛤、西施舌、文蛤、乌贝、毛蛤、血蛤(瓦愣子)、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太平洋扇贝)、贻贝(海红、淡菜)、竹蛏、蛏、牡蛎(夏威夷牡蛎、太平洋牡蛎)、青蛤、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鲍、海螺等。

2、藻类:主要有海带、裙带藻、紫菜、枝角藻、螺旋藻等。

3、虾类(甲壳类):主要有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南美褐对虾、南美蓝对虾、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日本鲟、锯缘青蟹、琵琶虾、灯笼虾、虎头蟹等品种。

4、鱼类:主要有河飩(廷巴鱼、斑点、东方飩、蓝星东方鈍等)、真鲷、黑鲷、鲷、马面飩(剥皮狼、马驳鱼)、半滑舌鳎、鳗鲡、鲻鱼、梭鱼、鲈鱼、大菱鲆、石斑鱼、大黄鱼、小黄鱼、石首鱼、比目鱼、罗非鱼等。

5、其他品种:主要有海肠子、海胆(马粪海胆、紫海胆)、海星、海参(刺海参、茄参)、海蜇等。

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

1、鱼类:我国淡水鱼种类约800多种,约有250种左右有经济价值。其中产量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约40多种,主要有:鳇(西北鲤科无鳞)、鲟鱼(史氏鲟、匙吻鲟)、白鍀、团头鲂、长春鳊、鲤、鲫、埘、节虾虎鱼(幼鱼俗称春鱼)、泥鳅、太湖新银鱼、公鱼、大银鱼、鲑(大马哈鱼)、草、鲢、鳙、青、鳜、鲶、黄颡、乌鳢、南方大口鲶、长吻跪、鳗鲡、黄鳗、河飩、鲻等,还有虹鳟、罗非鱼、淡水鲳、淡水鲨鱼、革胡子鲶、斑点叉尾蛔、大口黑鲈、巴西鲷等从国外引进的养殖品种。

2、甲壳类:主要有日本沼虾、罗氏沼虾、长臂虾、克代原螯虾中华绒鳌蟹(大闸蟹)等。

3、其他品种:主要有金鱼、锦鲤、锦鲫、中华鳖、乌龟、巴西彩龟、鳄龟、大鲵、田螺、河蚌宽体金线蛭等。

四、全面允许养殖的水产种类?

水产品养殖根据养殖水体盐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主要养殖的种类有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和其它品种。淡水养殖的有鳇鱼、团头鲂、罗氏沼虾、观赏鱼类的金鱼等;海水养殖的有文蛤、扇贝、海带、斑节对虾、比目鱼、海参等。

一、水产品养殖有哪些种类

水产品养殖可以根据养殖水体盐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这2种。

1、淡水主要养殖的种类

(1)鱼类:养殖鱼类产量比较高而且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大约有40多种,主要有鳇鱼、团头鲂、长春鳊、鲤鱼、鲫鱼等鱼类。

(2)甲壳类:淡水养殖的甲壳类主要有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大闸蟹等。

(3)其它品种:淡水还养殖其它品种,比如观赏鱼类的金鱼、锦鲤,中华鳖、乌龟、巴西龟等。

2、海水主要养殖品种

(1)贝类:海水养殖的贝类主要有杂色蛤、西施舌、文蛤、扇贝等。

(2)藻类:海水养殖的藻类主要有海带、紫菜、枝角藻等。

(3)甲壳类:海水养殖的甲壳类主要有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灯笼虾、虎头蟹等品种。

(4)鱼类:海水养殖的鱼类主要有梭鱼、鲈鱼、比目鱼、大黄鱼等。

(5)其它品种:海水养殖的其它品种主要有海胆、海星、海参等。

五、水产种类?

1、鲜活类 2、冻肉制品类 3、 火锅小吃类 4、水发类 5、水产干货类 6、水产冻品类

六、水产养殖怎么样,水产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水产养殖年年有人赚钱有人亏钱。

但饲料的销量一直稳定增长,所以

等等,别理解错了,不是叫你去做饲料。而是做饲料业务员,因为....

我见过水产养殖饲料业务员最快赚钱的方法是搞定饲料经销商的女儿。

七、水产养殖技术的种类

水产养殖技术的种类

水产养殖技术的种类

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和繁殖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的过程。随着人们对水产产品需求的增加,养殖技术也不断发展。现在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产养殖技术种类。

1. 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最常见也是最古老的水产养殖技术之一。它通常在自然或人工建成的池塘中进行。池塘养殖适用于多种水生动物,如鱼类、虾类和蟹类。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水质,池塘养殖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2. 水族箱养殖

水族箱养殖是在小型水槽或鱼缸中进行的养殖技术。这种技术常用于养殖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通过对水质、温度和饲料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来提供鱼类生存和繁殖所需的条件。

3. 海水养殖

海水养殖是指在海洋或海水池中进行的养殖技术。这种技术适用于养殖海水鱼类、贝类和藻类等生物。海水养殖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来控制水质和提供适合海水生物生存的条件。

4. 循环水养殖

循环水养殖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的养殖技术。它通过使用循环系统将水体循环利用,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质利用率。循环水养殖通常应用于高密度养殖场,如养殖淡水鱼、虾和蟹等水生动物。

5. 浮床养殖

浮床养殖是一种利用浮动物体作为承载基础的养殖技术。通过将水生动植物固定在浮床上,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浮床养殖常用于养殖水生植物,如莲藕、水葱和草莓等。

6. 土壤养殖

土壤养殖是一种将水生动植物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进行的养殖技术。通过调控土壤湿度和养分含量,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土壤养殖常用于养殖水生植物,如水稻、荷花和莲藕等。

7. 滴灌养殖

滴灌养殖是一种利用滴灌系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的养殖技术。通过滴灌系统准确地给予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可以提高养殖效果和产量。滴灌养殖常用于养殖水生植物,如蔬菜和花卉等。

结论

如今,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良。不同的水产养殖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水生动植物,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合的养殖技术对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和产量至关重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出更加高效、环保的水产养殖技术,满足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

八、水产养殖技术和种类

水产养殖技术和种类

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和饲养各种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一种农业方法。在中国,水产养殖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的技术和种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常见水产养殖技术

1. 池塘养殖技术:池塘是水产养殖的常见方式之一。通过挖掘水塘,控制水源和水质,加入养分和饲料,可以有效地养殖不同种类的水生动植物。在池塘养殖中,需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供给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2. 地下水养殖技术:地下水养殖是指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的养殖方式。通过井口引水,建设养殖池或槽,可以在地下养殖各类水生动植物。地下水养殖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对于一些特定水生物种的养殖非常适宜。

3. 海洋养殖技术:海洋养殖是指在海洋环境中进行的养殖活动。这种养殖技术需要考虑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保护,适宜养殖海水鱼、贝类、海藻等。海洋养殖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和养殖生物的生长。

常见水产养殖种类

1. 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主要适用于湖泊、河流等自然水域。通过将养殖动植物圈养在固定的网箱中,控制其生长和繁殖,同时减少捕捞压力和保护自然资源。

2. 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传统方式之一,适用于养殖鱼类、虾类、蟹类等。通过控制水质、水温和饲料供给,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海水养殖:海水养殖是在海洋环境中进行的养殖活动,适用于养殖海水鱼类和贝类。通过合理的海洋养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并保护海洋环境。

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以下特点:

  • 1. 环保性:水产养殖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养殖设施的透明性、增加水处理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减少对水源和水质的污染,同时提高养殖动植物的利用效率。
  • 2. 智能化:智能化技术将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的饲喂系统、水质监测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将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少人力投入和资源浪费。
  • 3. 绿色养殖:绿色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有机饲料、自然养殖方法和绿色水产产品的开发,实现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养殖。
  • 4.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将推动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新型的养殖设备、饲料配方和疾病防控技术将不断涌现,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能力和生物安全性。

总而言之,水产养殖技术和种类多种多样,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的水产养殖将更加环保、智能化和可持续,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更可靠的水产品。

九、怎么入手水产养殖?

一、养殖场地选择

四大家鱼的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10亩左右长方形或多边形鱼塘。养殖青鱼、草鱼最适水深1.5~2m,鲢鱼、鳙鱼1.4~1.6m。鱼塘最佳走向为东西向,通风向阳,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水口,坡比为1∶100,便于自然增氧。鲢、鳙鱼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鱼池池底则可以不含淤泥。

二、四大家鱼种苗的识别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叫水花,按季节分为“春花”和“夏花”两种,通常春花成活率高于夏花。“四大家鱼”水花识别可归纳为“青驼背”“鲢灰身”“草桔红”“鳙暗黑”。具体识别方法是:青鱼头较尖,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鲢鱼体色银白,头比鳊鱼小,胸鳍尖端仅达腹鳍基部;草鱼体色淡黄,吻端钝圆,鳞片清楚;鳙鱼体色黑而稍带黄色,头大,胸鳍尖端越过腹鳍基部。四大家鱼水花长至一寸时称为寸片,可以用作鱼种。

三、种苗的选择和放养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四、种苗搭配及放养

1.鱼种放养及搭配

鱼种的放养需根据主养鱼种进行不同搭配,在无流水养殖条件下,投放密度不宜加大,以免影响商品鱼规格和品质而降低养殖效益。如果主养草鱼,一般需按16∶7搭配鲢鳙鱼苗(即每亩投放800尾草鱼苗搭配350尾鲢鳙鱼苗)以便收获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鱼种的放养时间

四大家鱼的放养方式和具体放养时间主要由水温确定,在南方一般采取春放模式,即3月5日-3月15日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为6~10℃,四大家鱼活动能力较弱,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可减少鱼体损伤。

五、成鱼养殖池塘管理

1.清塘、去杂。放养四大家鱼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清塘、除杂、培肥水体,同时搭配好主养鱼种和其他品种放养比例。

具体操作步骤为:抽水—去杂—清淤—播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投放鱼苗。即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及部分污泥,每亩泼洒150kg生石灰。7d后,可注入0.8m深池水,并施250~300kg/亩腐熟粪便作底肥,晾晒12d左右再投放鱼苗,促进鱼苗早开食或增加摄食。

2. 早施饵肥。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

成鱼营养需求。当水温达到6~8℃时,鲢、鳙亲鱼池必须抓紧施肥,以便饵料生物迅速繁殖生长,培肥水质。同时可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养成“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决定施肥数量的好习惯。

①看水色,关键在于掌握四字原则:即水体的“肥”“活”“嫩”“爽”,首先看水色是否为鲜嫩的淡黄绿色,透明度是否高于25cm,水体颜色是否会在1天中出现多次变化,如出现一日三变或多变就表示水体为鱼种生存的最适养殖水体,就不应再投放饵肥;②看天气,指看是否可能出现闷热或暴雨天气,是否会发生气温突变,避免水温骤变引发鱼群感冒;③看鱼群活动,指观看鱼群是否出现浮头或萎靡不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饵料投放

1. 投饵量及投饵计划

(1)投饵量一般可通过公式计算。即全年投饵量=池塘的鱼产量×饲料百分比×饲料饵料系数×鱼塘面积,计算公式:

Q=PrKA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kg);

P-池塘的鱼产量(kg/亩);

r-该种饲

料的搭配比例(%);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A-鱼池总面积(亩)。

(2)投饵量确定。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是根据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鱼类摄食量通常与水温变动成正相关,与饵料系数及鱼类的体重成反相关,即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鱼类生长明显,反之超过或低于适温,则必须减少饵料投放。主要需遵循“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精青饲料放在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鱼类的适温季节为5月下旬-9月下旬,5月份以前及10月份以后投喂饵料的比例应相应减少,1-3月份则不应投喂饲料。每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①颗粒饲料投喂量以鱼群20min内吃完为佳;糊状饲料投喂量以鱼群1h内吃完为最佳;青饲料则应当天吃完,以免污染水质;如果投放青鱼饲料(如螺蛳、蚌、蚬、蛤等)则没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以下次投饵前吃完即可。②根据天气确定投饲量:如果水温为适温,天气晴朗且水中溶氧量高,应适当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以免污染水质。③根据水质好坏确定投饲量:如果水体气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且鱼类活动积极应适量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如水质已被污染,应立即捞出腐败物,开动增氧机,补充新鲜水,以便水质变好。

十、水产养殖学咋样?

来自一位水产养殖专业的学长的建议

很好,我只能这么说了,水产养殖学在校学习专业内容一般都是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比较重要的学科

当然还有水族造景学也是比较火热的,

就业工作的话,

一般打算毕业找工作的话,都是在公司里面,男生的话,业务员的会多一点,当然,都是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跑业务。然后往上升。

考研的话当然会有更多的就业空间。这里,我没考研就不多评论了。

还有有一些水族造景感兴趣的也有去别人工作室或者自己开工作室的都有。

就目前来说,这个专业就业空间还是蛮好的。相比较其他专业(除了热门的火热专业)还是有很好的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