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水产用解毒有机酸是什么?

山田水产网 2024-08-28 22:41 0 0条评论

一、水产用解毒有机酸是什么?

1 解重金属的毒性 一般选择 EDTA 2 解消毒剂的毒性 一般选择 硫代硫酸钠 3 解氨氮 亚硝酸盐的毒 一般选择 有机酸 VC等 4 解杀虫药的毒 那就基本上是小强的最爱:“全套” 说到解毒机理 那话题就扯大了 咱也不懂哦 不过现在厂家卖的解毒 垃圾巨多 很多都是亚芽孢菌 养殖户也是很盲目 以为解毒以后水就很好看 其实解毒并不调水 很多产品为可迎合养殖户的心理 强调解毒后的调水功能 为用芽孢菌冒充解毒剂打下了理论基础。

真正的解毒比较贵 调水则就比较的便宜了。现在的产品太多了,各个厂家都有机酸类的产品,都说能够解毒,但其实效果甚微.其实有机酸的效果也不是那么好,尤其是氨氮.亚硝酸类中毒,使用有机酸一长工般不起什么作用

二、水产解毒有机酸哪个好

水产养殖行业是我国农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水体污染和环境变化等因素,水产养殖中常常出现水质恶化和毒性物质积累的问题。为了保护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确保产品质量,解决水产养殖中的毒性物质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有机酸在水产解毒中的应用

有机酸作为一种常见的解毒剂,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有机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低毒性,能够有效地降低水质中的毒性物质浓度,并提高水产动物的耐受能力。

有机酸通过与毒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其活性或改变其分子结构,从而减少其对水体和水生生物的危害。此外,有机酸还能够调节水体的酸碱平衡,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成长。

水产解毒有机酸的选择

在选择水产解毒有机酸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解毒效果:有机酸对不同的毒性物质有不同的解毒效果,因此需要选择能够针对特定毒性物质进行解毒的有机酸。
  • 安全性:有机酸应具有低毒性和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以确保对水产动物的安全。
  • 稳定性:有机酸在水体中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挥发或降解,以保持持久的解毒效果。
  • 环保性:有机酸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几种常用的水产解毒有机酸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水产解毒有机酸:

  1. 乙酸(CH3COOH):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具有较高的生物可降解性和良好的解毒效果。它能够与多种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降低其对水产动物的毒性。
  2. 柠檬酸(C6H8O7):柠檬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酸,具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和酸碱调节能力。它能够与多种重金属形成溶解度较小的盐类沉淀,从而减少其在水体中的浓度。
  3. 醋酸(C2H4O2):醋酸是一种低毒性的有机酸,对水产动物和水体环境影响较小。它能够与部分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其毒性。

水产解毒有机酸的使用方法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产解毒有机酸的效果,提高解毒效率。以下是水产解毒有机酸的使用方法:

  1. 确定水质问题:首先需要通过水质监测等方法确定水体中的毒性物质类型和浓度,以选择合适的有机酸。
  2. 计算用量:根据水体容积和有机酸的推荐用量计算所需的有机酸量。
  3. 溶解有机酸:将有机酸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有机酸溶液。
  4. 均匀投放:将有机酸溶液均匀投放到水体中,避免有机酸的局部浓度过高。
  5. 观察效果:密切观察水质变化和水产动物的反应,评估解毒效果。

请注意,使用水产解毒有机酸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结论

水产解毒有机酸是保护水产养殖的重要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有机酸,正确使用解毒有机酸,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体中毒性物质的浓度,提高水产动物的耐受能力和养殖效益。然而,我们也要注意有机酸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和水产产品的质量。

三、水产用vc能于有机酸解毒同时使用吗?

水产养殖中维生素能和有机酸一起用的。水产有机酸和vc一起用

目前很多水产有机酸是添加适量VC使用的,vc可以增强有机酸的效果。

有机酸就是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水产有机酸的作用包含给氨氮和重金属中毒解毒,减少水产动物对水体环境的应激反应,

四、水产用v c能于有机酸解毒同时使用吗?

当然可以了,现在很多有机酸解毒的产品都是要添加一定量的VC来提高解毒效果的。

五、水产解毒最佳方法?

一、池塘清塘消毒后的毒素解毒

1、生石灰清塘消毒:生石灰清塘的作用,是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能。氢氧化钙为强碱,其氢氧离子在短时间内能使池水的p H值提高到11以上。从而杀死野杂鱼和其他敌害生物,一般消毒后7天左右,pH值会逐渐恢复正常,可以不需解毒,如果想快速解除高之pH毒性,可以使用有机酸成分的解毒剂进行中和解毒。

2、茶粕清塘消毒,茶粕是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榨油后剩下的渣滓,含有皂角甙,是一种溶血性毒素,可使动物红血球分解,而杀死野杂鱼等敌害生物。对蓝血类虾蟹安全,一般清塘10天左右毒性基本消失,兼有肥水作用,通过套换水可以降低茶皂甙的毒性。

3、有机磷类清塘剂,如敌百虫、辛硫磷等为触杀类神经毒素,杀虫后可以用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海波)进行解毒。

4、菊酯类清塘杀虫剂,对虾蟹类非常敏感,可以用石灰水、硫代硫酸钠泼洒进行解毒,原理是菊酯类遇碱易分解。

二、常用消毒、杀虫剂使用后的解毒处理

1、漂白粉、强氯精、海因类消毒剂,对于余氯的副作用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进行解毒处理。

2、硫酸铜、硫酸亚铁等重金属离子杀虫杀菌剂,用有机酸类、硫代硫酸钠、腐植酸钠或EDTA进行解毒处理。

3、阿维菌素类可以水体泼洒VC进行解毒。

4、苯扎溴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用肥皂水解毒。

5、过硫酸氢钾既是消毒剂、水质改良剂,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强氧化性解除余氯、有机磷、菊酯类、藻毒素以及氨氮亚硝酸盐的毒性。

三、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藻毒素等有害物质的解毒

1、氨氮,碱性越高,毒性越强,可以使用有机酸类解毒剂降低pH值降低毒性,采用氧化性底改促进氨氮的转化,采用腐植酸钠、沸石粉、活性炭吸附剂降低含量。

2、亚硝酸盐:泼洒食盐水降低毒性,使用氧化剂、过氧化物(增氧剂)促进向硝酸盐转化,采用吸附剂吸附。

3. 硫化氢:采用氧化型底改、过氧化物如过硫酸氢钾等氧化池底,提高池底氧化还原电位,进行解毒。

4、蓝藻、甲藻、裸藻等死亡后的藻毒素,可以泼洒有机酸类解毒剂解毒,葡萄糖、VC也有一定效果。

5、小三毛金藻中毒:泼洒黏土泥浆解毒。增加水体肥度,降低水体碱度。

四、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1、因硫代硫酸钠和VC为强还原性,所以在水体亚硝酸盐高时慎用,以防硝酸盐(无毒)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有毒)。

2、鱼类杀虫剂、消毒剂类中毒后一般会出现皮肤出血、窜游、挣扎现象,氨氮亚硝酸盐中毒一般会出现游动缓慢、浮头加剧现象。

3、有条件的情况下,中毒严重的水体,进行大换水不失为一种最有效快速的处理方法。

五、池塘养殖水体解毒的具体措施

1、定期解毒、排毒:池塘解毒:定期泼洒有机酸类,消除或缓解养殖动物慢性中毒现象,增强养殖动物活力。同时还能有效的降解池塘中使用消毒剂、杀虫剂、杀青苔药、农药等因使用不当引起的毒性和池塘底部积累的毒素,能及时修复水生动物因碱度过高损坏再生功能。排毒:饲料中添加多维、五黄精华液等中草药制剂,增强肝脏功能,增强肝脏排毒功能;添加乳酸菌等,增强肠胃吸收,减少肠道毒素累积;从而提高鱼虾活力,提高抵抗力。

2、稳定藻相:保持藻类活力,防止倒藻,活化水质,稳定藻相。稳定良好的水质,可提供充足的溶氧,同时为鱼虾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一旦出现藻类大量死亡等倒藻现象,及时换水,减少鱼虾摄食死藻,造成藻毒素中毒;同时使用“腐植酸钠”一类的产品进行解毒。(腐植酸钠类能有效吸附死藻的有机物,有效减少藻毒素对鱼虾的危害,同时补充部分微量元素及碳源,在倒藻后使用,效果更佳)养殖过程中,科学合理肥水、追肥;不过量使用肥水产品,少用或不使用化肥类;定期使用芽孢杆菌、光合菌等有益菌,保持水质稳定。

3、降解有机污染物,消除产毒根源:定期使用芽孢杆菌、光合菌等有益菌,在使用有益活菌同时使用红糖等,提高水体碳元素,保持有益菌群。有益活菌类能有效分解有机污染物,消除产毒根源;同时,提高有益菌群,能有效抑制“弧菌”等病原菌的繁殖,保持水环境持续健康。定期使用底改(如:四羟甲基硫酸磷、过硫酸氢钾等),氧化底层有机物,减少底层耗氧,消除产毒和病原菌繁殖的根源。

4、及时处理出现的有毒藻类和有害微生物(如弧菌等),消除隐患。及时处理出现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降低养殖池塘的重金属含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促进水生动物快速健康生长(重金属可通过泼洒EDTA络合)。

5、氧化水体:提高溶氧,氧化有毒物质,从而提高池塘自净力、提高池塘生态解毒能力。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等氧化型产品,氧化水体及底层有毒物质。

6、慎用刺激性大、副作用大的消毒剂、杀虫药、抗生素,不依赖抗生素预防疾病。

7、保护养殖动物肝胰脏和肠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减少养殖动物应激,保护养殖动物免受缺氧和中毒的伤害。当池塘养殖水体中水质出现问题时,应找到引发问题根源,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解毒措施进行处理,调节水质,避免水生动物因中毒引发病变。

六、水产养殖专用有机酸?

水产养殖中用的最多的有机酸主要有:乳酸、苹果酸、柠檬酸(枸橼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牛磺酸、草酸、醋酸等。

促进消化

有机酸作为酸化剂通过提高饲料的酸度,使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代谢活动变强,增加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效率,促进生长。

有机酸可促进水产动物对食物的吸收、提升蛋白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鱼类、虾类、河蟹等水产品的产值与品质。

降低毒性

有机酸以水体泼洒的方式进入养殖环境中,通过吸附、氧化或者络合Pb、Cd、Cu、Zn等重金属,缓解重金属的毒性。

有机酸还可使养殖废水中的分子氨转化为NH4+,然后结合氨离子生成稳定的铵盐,降低水中有毒氨的毒性。

平衡水体

有机酸本身就显弱酸性,具有平衡碱性的作用和缓冲的能力,稳定水质。

降低应激

在水产养殖中,由于水质环境污染、集约型水产养殖、有毒药物及使用饲料不当等因素。

会使水产动物受到pH值、溶解氧、光照、有毒和有辐射重金属、电磁场等的影响而处于应激状态。

使其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升高,免疫功能弱化,机体活动减少,抑制繁殖,降低水产品产量。

有机酸可降低当养殖密度过大、氧气含量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水温骤变时等引起应激反应。

净化水质

有机酸能够使水中絮凝和悬浮颗粒、有机物等沉降下来,让水体透明度增加,水质变好,达到净水作用。

去除油污

养殖塘有藻膜、油膜,使用有机酸后它们很快会消失。

维持藻相

当水环境不良时,藻类会引起中毒,生长不良,衰老,死亡。

使用有机酸后,能快速解毒,提供营养,稳定酸碱度,保护藻类和维持藻相平衡。

抗菌抑菌

有机酸可通过解离出的酸根离子或者氢离子进入细菌细胞膜内使胞内渗透压增加。

内环境的酸值降低,导致细菌正常代谢紊乱,甚至裂解死亡,间接降低有害细菌的数量。

有机酸不仅可以降低环境中的pH值,还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细菌酶的合成、影响细菌DNA 的复制等达到抑菌的目的。

有机酸对水产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显著持续的抑制作用。

七、有机酸解毒后多久可以肥水?

在将水体中的有机酸解毒后,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水质,确保水质适合肥水。具体时间取决于水质、毒素浓度和所使用的解毒方法。建议在解毒后,先进行水质检测,以确保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已经降低至安全水平。

在确认水质已得到改善后,可以开始肥水。通常在解毒后的2-7天内,当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时,可以开始肥水。在肥水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水质变化,确保水质保持稳定。同时,根据水质和生物负荷情况,合理调整肥水方案,以保证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八、水产养殖解毒最佳方法?

在水产养殖中,解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采取以下最佳方法进行水体解毒:

1. 通风曝气:通过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促进有害物质的分解和挥发,并提高水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可以使用增氧设备或增设曝气装置来实现通风曝气。

2. 活性炭处理:将适量的活性炭投放到水中,活性炭能吸附并去除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改善水体质量。

3. 替换部分水体:定期更换部分水体,在添加新水之前,确保新水经过处理,如过滤、消毒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4. 生物修复:引入一些对有害物质具有降解能力的生物,如某些植物、藻类、细菌等,利用它们的代谢作用分解和清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5. 加药治理: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兽药或消毒剂的指导下,适量加入合适的药物,如活性炭、过氧化氢等,进行水体治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解毒方法应根据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有害物质类型和养殖生物的敏感度等因素进行选择。在使用任何解毒方法之前,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的意见,并遵循当地的法规和指导方针。

九、水产甲醛用什么解毒?

办法如下

1、要去除带鱼中的甲醛只有将带鱼放水里泡,泡到没刺激性气味为止

2、鱼类若用甲醛保鲜,则鱼体较清洁,坚硬,弹性比没有浸泡过的鱼好。表面上看,鱼好像很新鲜,但鱼眼浑浊,鱼眼膜模糊。

3、除了通过视觉判断,还可以根据气味来辨别水产品是否浸泡过甲醛溶液。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产品如果浸泡过浓度较高的甲醛溶液就会有刺鼻的味道。

十、水产养殖的解毒产品?

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解毒产品是石灰、有机酸、大苏打,以及一些特殊成分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