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螃蟹塘怎么挖?
⑴建池塘地点的选择 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定,路、电、讯通等方便的地方建造。
⑵蟹池塘的规格
①面积 成蟹养殖池的规格大小没有严格的要求,主要根据能否适合河蟹的生活习性建造。有些地方水源条件较好,可土地面积小,这就根据小面积来建造。有土地、有水源的地方,规划面积可开挖每只池3-10亩为宜,过大不便于管理。
②水深 池子深以1.2-1.5米为宜,蓄水0.8-1米。
③池埂宽 2-3米,必须夯实,不漏水、渗水。
④池坡比 1∶2.5-1∶3
⑤二台坡 沿坡脚向下建2-3米宽二台坡,坡高应低于水平面下0.3米左右,平台是河蟹的食台和栽水草提供蜕壳的地方。
⑥蟹沟 沿平台二台坡向外四周开挖1.5-2米宽、0.4-0.6米深的环沟,留做收集鱼、虾、蟹用。
⑶建造方向 以东西长,南北宽为宜,长∶宽=4∶1或6∶1
⑷排灌设施 每个连片池需建总进排水闸,进水口的建造在每只池子的最高处,排水口建在每只池子最低处,并且进排水口成对角线为好,出水口的外口用水泥管建造需超出池埂20-30厘裸管,留做防逃的第二道扎网袋口。
二、挖机挖螃蟹塘方法?
1、上东、下西,长宽比
鱼塘的走向,因地制宜,最好选择东西走向,有利于鱼塘的采光,避风浪。池塘宽度保持在28-32米,长宽比在5:1左右,面积在5-6亩。这个宽度是养殖中比较适宜的宽度,便于日常的投饲管理,泼洒药物等。工程中也是常规挖掘机臂长的适宜长度,左右挖掘即可做好池埂,不需要二次挖掘,不浪费人工。
2、埂窄,坡平,深浅宜
池塘中埂埂面宽度保持在0.8-1.0米、坡比为1:2-2.5、池塘深度1.5-1.6米即可。埂面窄有利于节约用地,鱼塘风浪小,池埂破坏小。坡比不宜过大,夏季水温高时,池边太浅,水温高影响摄食。池埂的适宜标准有效的节约了开发费用。
3、底弧、中沟、头有凹
池底部呈弧行,中间深两边浅,开挖时挖掘机挖土堆埂,只需要挖池中间5-8米的土,池底的弧度即可以自然形成。池塘排水一头设计2×1×0.5米的集水槽,春季晒塘时,有利于池底部的控水。
4、进水、出水,留有余
开挖池塘时要考虑好近排水的地方,对进出的道路要留有余地,不要过分节约土地,而没有留足进出道路的距离,造成工程结束后返工。
三、挖螃蟹技巧?
挖螃蟹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地点,最好是有泥沙、水草、石头等环境,同时要注意潮汐的时间。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如螃蟹夹、镐子、铲子等,挖螃蟹时要注意保护手指,不要用力过猛。
还要注意挖螃蟹的时间,最好选择退潮时,因为这时螃蟹会露出身体,容易挖出。最后要注意螃蟹的大小和品种,不要挖未成年的螃蟹,保护生态环境。
四、螃蟹塘最好挖多少亩一个塘
众所周知,中国的农村地区盛产各种农产品,其中以螃蟹养殖业最为著名。螃蟹产业不仅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然而,想要成功开办一家螃蟹养殖场并不容易,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螃蟹塘的规模。关于螃蟹塘最好挖多少亩一个塘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螃蟹养殖场规模的重要性
螃蟹养殖场的规模直接影响着养殖的效益和生产成本。一个适合的规模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但过大或过小的养殖场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一个过小的螃蟹塘容纳的螃蟹数量有限,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使得生产效益低下。螃蟹的繁殖力强,如果塘面积太小,过多的螃蟹会导致塘水质下降、疾病传播等问题,严重影响养殖效果和收益。
另一方面,如果螃蟹塘规模过大,会增加养殖周期内的管理难度和成本。大规模养殖需要更多的投入,例如养殖场的配套设施、输送系统、清洁设备等,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样的成本可能超过了预期的收益,造成经营上的困扰。
影响螃蟹塘规模的因素
决定螃蟹塘规模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关键因素:
土地资源
螃蟹养殖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因此土地资源是决定养殖场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螃蟹塘的规模和产量。部分农民家庭可以利用自有的土地进行养殖,而有些人可能需要购买或租赁土地来建设养殖场。
资金投入
适当的资金投入是成功养殖螃蟹的基础。规模较大的螃蟹养殖场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买设备、养殖池和螃蟹种苗等。投入的资金还会影响到养殖场投产的时间和发展速度,因此养殖者需要合理评估自己的资金实力,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管理水平
养殖场的管理水平也会影响到规模的选择。对于刚刚开始接触螃蟹养殖的养殖者来说,建议选择适中规模的螃蟹塘,便于管理和掌握养殖技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可以逐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和收益。
螃蟹塘最佳规模
螃蟹塘的最佳规模因地区和经济情况而异,但一般来说,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更为适宜。
大规模的螃蟹养殖场需要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管理难度更大,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建议一开始就选择大规模养殖。中小规模的螃蟹养殖场有较低的投资门槛,操作相对简单,更适合初创养殖者。
根据经验,每亩土地可建设约20-30亩的螃蟹养殖场。当然,这个比例可能还会因养殖方式、养殖技术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养殖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结论
螃蟹养殖是一项潜力巨大的农业产业,但需要合理规划和选择适宜的养殖规模。过小的规模难以充分利用资源,过大的规模则会增加投入和管理成本。根据土地资源、资金投入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中小规模的螃蟹养殖场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无论选择何种规模,养殖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养殖知识和技术,做好养殖计划和管理工作。只有科学规划和认真经营,才能确保螃蟹养殖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收益。
五、螃蟹塘钓鱼技巧?
方法1、选有螃蟹的水域(初学当然蟹塘更好)靠近水草处,线组:单钩一只(随便什么破钩都行,只要能把臭鱼烂虾钩住就行)子线5~10CM,8字环,铅坠,浮标,主线一根依次连接好,钓螃蟹的办法关键在此请注意:选50-60CM(5-6号)粗线3-4根,两头打上活结,中间扣于8字环上,钩上臭鱼烂虾既可开钓,漂一动, 就可上拎。
方法2、螃蟹钩也是现在最常用最有效的钓螃蟹方法。适用于江河,水库,海边泥地滩涂。但是,贝壳多且容易挂住的地方不能使用,一次多放几个可以增加钓获。
六、沙滩挖螃蟹技巧?
1. 把握潮汐:螃蟹是在潮水退去后出现,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潮汐时间来规划抓螃蟹的时间。
2. 选择合适的地点:螃蟹喜欢在泥沙和石头混合的海滩上穴居,需要找到这样的海滩才能抓到更多的螃蟹。
3. 备齐工具:抓螃蟹需要铁锨、水桶、手套等工具。铁锨用来挖掘,水桶用来存放螃蟹,手套则是为了避免被螃蟹夹伤。
4. 视听感官要敏锐:在抓螃蟹时,需要用眼睛寻找蟹洞和爪印,用耳朵听海浪的声音,用嗅觉闻蟹味。
5. 挖掘技巧:挖掘时需要有耐心,小心翼翼将泥沙铲起,然后小心地将泥沙筛出,以防螃蟹钻到泥沙中。
6. 抓捕技巧:在螃蟹出洞时,可以用手或者铁钩轻轻地勾住螃蟹,抓住后应该立即放进水桶里。
7. 不要紧张:螃蟹在被捕捉时会变得很兴奋,尽可能保持冷静,不要被螃蟹吓到或咬伤。
8. 注意安全:抓螃蟹时,要选择平稳、安全的地形,不要在陡峭的断崖攀爬或者海岸险峻的礁石上行动。
9. 排除干扰:抓螃蟹时要避免打扰其他正在嬉戏的人,保持环境整洁,注意保护鱼虾贝类的生态环境。
10. 记住挖掘规则:在挖掘螃蟹时,要尽量保证每个螃蟹的大小和数量不超过当地的规定,做到合理捕捉,保护生态环境。
七、螃蟹塘挖机清塘最佳方法?
1、利用机械清除池塘淤泥。
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淤泥里含有大量有机质、粪便以及一些致病因子。池塘里的淤泥要利用机械进行清淤,清除过多的淤泥是保证底质在高温季节不受硫化氢和沼气的影响。
2、人工清除池塘杂物。
池塘杂物上会带有青苔孢子,尤其是水花生上,在冬季清塘工作中必须清除,不可以晒干后在池塘里焚烧,破坏池塘的水体环境。
八、平底塘精养螃蟹技巧?
首先要培育扣蟹,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通气性好的池塘。随后移植水草,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投喂方法像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
九、螃蟹塘夜钓草鱼技巧?
夜钓时凡能提前做的准备工作,最好在天黑前都做完,打窝子也在天黑前进行,晚上只待下竿垂钓。
白天钓草鱼所使用的钓饵,晚上都可使用,在钓边钓浅时,用微酸糟食配炸弹钩最好,这种多钩钓具对付大草鱼最有效。
夜钓要静,不可大声说话,在岸上也不可弄出什么响声。亮光也不要在水面上晃来晃去。鱼上钩后不可用光亮去寻找鱼,这会引起鱼儿惊慌乱撞,只有将鱼遛乏,对光亮没有反应时,再用灯光照亮抄鱼。在遛鱼抄鱼过程中,亦不应大声喧闹。使用多竿垂钓时上鱼后应及时将鱼领出钓点(在白天就选好位置),以免搭线惊窝。
根据我们夜钓的情况看,草鱼咬钩的最佳时间是傍晚6~8时,午夜12~2时,凌晨4~6时,大草鱼在午夜上钩多。
十、挖掘机挖塘有什么技巧?
分析如下:
1、上东、下西,长宽比
鱼塘的走向,因地制宜,最好选择东西走向,有利于鱼塘的采光,避风浪。池塘宽度保持在28-32米,长宽比在5:1左右,面积在5-6亩。这个宽度是养殖中比较适宜的宽度,便于日常的投饲管理,泼洒药物等。工程中也是常规挖掘机臂长的适宜长度,左右挖掘即可做好池埂,不需要二次挖掘,不浪费人工。
2、埂窄,坡平,深浅宜
池塘中埂埂面宽度保持在0.8-1.0米、坡比为1:2-2.5、池塘深度1.5-1.6米即可。埂面窄有利于节约用地,鱼塘风浪小,池埂破坏小。坡比不宜过大,夏季水温高时,池边太浅,水温高影响摄食。池埂的适宜标准有效的节约了开发费用。
3、底弧、中沟、头有凹
池底部呈弧行,中间深两边浅,开挖时挖掘机挖土堆埂,只需要挖池中间5-8米的土,池底的弧度即可以自然形成。池塘排水一头设计2×1×0.5米的集水槽,春季晒塘时,有利于池底部的控水。
4、进水、出水,留有余
开挖池塘时要考虑好近排水的地方,对进出的道路要留有余地,不要过分节约土地,而没有留足进出道路的距离,造成工程结束后返工。
扩展资料:
一般池塘面积较大,水较深,光照比较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具体来说,应具备如下的几方面的条件: 1、面积和水深。池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成鱼塘的面积以4—10亩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鱼种塘的面积则可在5亩以下,水深1.5米左右。
2、土质和底质。鱼塘多是挖土修建而成,土质对水质的影响极大。池塘的土质以黑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
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这是残剩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池塘中有一定的淤泥,塘水容易变肥,有利于养鱼和高产。但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因此,淤泥过多必须及时清除,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3、水源和水质。良好的水质,要求溶氧充足,酸碱适中(PH值7—8.5),水温较好(最好25—30℃),营养盐丰富,水质较肥(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褐色和淡酱油色,透明度为25—30cm),不含有毒物质。
4、池塘的形状和方向。池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宽之比为2—3∶1,宽边长度为30—50米,以便于管理和拉网捕鱼。池塘的方向为东西向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日照时间,对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增加溶氧都有好处。池塘周围不宜有高山和高大的树木遮光挡风。
5、布局与配套。塘基不应太窄,一般应有2米以上的基面,要建筑配套的禽畜栏舍时,要求应更宽些。同时,要建设完善的排灌系统,使每口鱼塘都能独立排灌,避免串塘串灌。塘底应由灌水的一边向排水的一边倾斜,以利排干塘水。同时应考虑电源问题,以便使用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