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请问濑尿虾的食法有哪种?

山田水产网 2025-08-01 18:28 0 0条评论

请问濑尿虾的食法有哪种?

濑尿虾(富贵虾)的做法有很多种:

做法一:白灼(海南传统做法)。放在大锅的清水里煮熟(或打火锅),用手把壳剥开,蘸酱料吃。此做法特点,原滋原味,回味无穷。但长期居住在湖南四川湖北江西或长江以北地区的人口味比较重,可能会嫌这种做法味道清淡。

做法二:爆炒濑尿虾:热锅后,放植物油。后先后倒入姜、蒜、葱、辣椒、糖、盐、洗好的濑尿虾、味精等。炒熟的濑尿虾很入味,香脆适口。

做法三:椒盐濑尿虾(这可是春园三排八号的招牌菜之一哦): 1、将虾头尖角及虾足剪去,洗净,放在用姜、葱、酒、盐、味精和清水调成的味料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滤去水分。2、旺火热锅,落棕油至八成热度,落虾炸至起焦黄色,倒入笊篱控干油分。3、原锅置灶上,赞酒爆香,投入料头(蒜茸、洋葱粒、尖椒粒),再将炸好的富贵虾放入料锅翻炒几下,投入少许椒盐炒匀即成。装盘时只择富贵虾摆放圆盘中,其余物料废弃。 特点:色泽焦黄,香气浓郁,剥壳食之,虾肉嫩爽,鲜香可口。做法四:做法是:先将虾洗净用干布吸干水份,加入五香粉、盐和胡椒粉,腌三十分钟。然后将放入滚油中炸脆后盛出,原锅倒出油后,爆香葱、切细的红椒等,再将虾回锅,放点料酒,盛出即可。

乌龟孵了出来以后有什么要注意的?

一、防病促长是根本。

温室以培育幼龟为目的。幼龟在温室中进行人工控温快速养殖,管理最为关键。稚龟经过培育成30~50g之后,进入幼龟阶段。此时,尽管稚龟发病高峰以及危险期已过,但养殖技术风险依然存在。如果忽视幼龟培育管理,不仅生长受阻,而且易导致多发病。要针对幼龟的营养需求进行内调控,并对幼龟在温室养殖中的生态环境进行外调控。紧紧抓住“消毒、防病、营养、促长”等关键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二、内外调控是关键。

幼龟主要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为47%,氨基酸等营养全面,饲料系数1.6以下。由于配合饲料制作过程中多用脱脂鱼粉,要注意添加3%~5%玉米油,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保健促生长剂、防病药物。随着龟的不断长大,排泄物增加,残饵难以避免,加上温室养殖中高温高密度高污染的恶劣生态环境,使龟的抵抗力下降,不利于龟的健康生长。因此对水质进行调控尤其重要。增氧可延缓水质老化,有助于细菌对水中有害物质进行分解。为保持水质稳定,换水量适当减少,主要靠微流水调节和经常吸污、清污,采用微生态制剂来净化水质。注意消毒剂与微生态制剂要分开使用,若同时使用,消毒剂会杀灭有益微生物。

三、加强管理是保证。

日常管理包括:严格专人负责;必要的换水和消毒;保持恒定水温30℃;坚持“四定”投饵原则;

1、定时巡池。每500~1000㎡温室,只需1~2人专职管理,尤其要记录温室养殖幼龟有关的系统数据。内容有放养时间、消毒方法和剂量、防病治病用药情况、龟的动态、气温水温变化、水质监控和调控措施、水化常规分析、投饵量和摄食情况等。

2、换水和定期消毒,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果采取微生态调控方法,就尽量少用消毒药物,也可相应少换水,但要注意水质变化,实施微流水、清除污物和增氧,同时定期采用臭氧发生器消毒增氧是目前比较先进可行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常规水质管理,换水量比较大,以消毒为主进行生态调控,选用目前最好的消毒剂二氧化氯片剂加稳定剂,使用前30min混合,全池泼洒防治龟病效果显著。采用“无沙养龟新工艺”,水质将会明显改善。减少换水量,节约能源。

3、定温度,水温是控温养龟的技术关键,从稚龟开始,就必须对水温恒定在最佳28~30℃范围内,这样才能确保幼龟出池规格达到150~200g,整个过程生长正常加快,达到快速养龟的预期目的。一般控制温室中气温33~35℃,最高不超过36℃。水温28~30℃,最高不超过31℃。特别要注意一旦水温恒定在30℃左右时,突然降低水温2℃,即水温28℃左右,幼龟因温度的突变影响,摄食受到严重抑制,摄食量减半,生长必然受阻。光照对龟的生长也很重要,因为龟有晒背习性,所以建造温室既要考虑保温,又要考虑自然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可补充人工光照,一般用电能光源代替,满足龟需要的3000Lx光照强度。平均每10㎡温室安装一盏40瓦的日光灯就可达到这一效果。

4、定投饵,“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是借鉴鱼类养殖的饲养管理方法之一。饲料台用石棉瓦制作,1/3入水,2/3露出水面,实行水上投饲,减少饲料浪费和防病用药的损耗。每天上午8时和下午4时各投饵1次,配合饲料投饵量占幼龟体重的3~4%,并根据投饵2h后是否有残饵来调整投饵量。投喂2小时后巡池1次,观察摄食情况,根据是否有残饵决定下次投饵量,发现残饵,及时清除,注意食台卫生,防止水质败坏。巡视龟的活动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如发病、食量突然减少等现象,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时间尽可能不进温室,减少对龟的生活环境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