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基围虾养殖淡水技术

山田水产网 2025-07-29 09:41 0 0条评论

基围虾养殖淡水技术

基围虾淡水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与建设:

地点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且排灌水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

池塘规格:面积控制在25亩左右,水深控制在12米,池塘最好为长方形,坡度控制在1:21:2.5,池底稍微倾斜以利于排水。

水质管理:虾池要有独立的进排水渠,以供排灌水和调节水质。

池塘消毒与肥料施加:

消毒处理:放苗前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

肥料施加:放苗前710天,向池塘注入50厘米水,并施撒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培育生物饵料。

养殖环境控制:

水温:养殖水温最好控制在1825℃左右。

盐度:基围虾耐盐范围在034%之间,淡水养殖时需注意盐度的调节。

食性:基围虾为杂食偏动物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生物,也会摄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

虾苗投放与管理:

投放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进行虾苗投放。

暂养处理:放苗前将虾苗放入含盐量比重1.003的水中暂养一周,再移入养殖池。

水质改善:虾苗投放10天左右后,逐渐加水并撒入适量生石灰或漂白粉,改善水质并消毒灭菌。

饲料投喂与病害防治:

饲料投喂:水温达2430℃时,基围虾摄食量明显增加,需增加投饵量确保饵料充足。

病害防治:定期往池内泼洒生石灰霉菌,既可防治病害,还可补钙帮助基围虾脱壳。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可以有效地进行基围虾的淡水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基围虾养殖条件和方法

养殖基围虾的条件和方法

1. 池塘建设:选择0.13到0.2公顷的池塘,保证水深在1.5到2米。池塘底部要平整,保留约半尺深的淤泥。在塘边挖宽度为4米、深度为半米的沟,用于围住池塘,防止虾跳出。

2. 水质要求:塘水应为活水,养殖前需清除其他生物,如鱼和捕食虾的动物。用石灰水消毒,每亩至少洒200斤,最多300斤。随后施加等重的有机肥,以提供虾的食物来源和平衡水质。

3. 虾苗投放:在确保水质适宜后,可将基围虾苗投放入塘中。若没有池塘而有水稻田,也可采用水稻田养虾。选择2亩以上、最多8亩的稻田,确保有活水、良好的水质和抗倒伏的稻种。

4. 淡化处理:由于基围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内陆养殖需要进行淡化处理,逐渐降低水的盐度,使其适应淡水环境。淡化完成后,用清虾苗试水,确认虾苗能否适应新环境。

5. 密度和喂养:池塘每亩可放8到10万只虾苗,稻田为前者的一半。喂养时使用专用饵料,每天投喂量为虾苗重的5%,根据虾的生长逐渐增加。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量喂食。

6. 季节调整:夏季时,虾的食欲增加,可以适当增加喂食量。同时,可添加搅碎的杂鱼、螺蚬等作为加餐,并定期添加维他命和骨粉到饵料中,促进虾的生长。

7. 喂食时间:白天喂食三分之一,傍晚喂剩余部分。在生长快速期,可在半夜额外喂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