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田水产网

为什么中国对虾售价很高但养殖的人却很少

山田水产网 2025-04-30 00:56 0 0条评论

一、为什么中国对虾售价很高但养殖的人却很少

2007年养殖产量达到126万吨,约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37%。对虾生产和贸易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蛋白食品做出了积极贡献。

-----------------并非少,而是你没看见而矣,当然,随着近来的水环境污染加重,虾农发现养对虾越来越难,成本不断地加重,而且产量不高风险越来越大,所以价格上并不便宜。

水环境污染加上土地开发和工来发展,虾塘开始减少,虾农也转型向养殖鱼类的多,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中国的对虾养殖在世界的上还是相当有份量的国家

二、对虾主要产于我国哪些海域?

对虾主要产于我国黄海、渤海海域

三、对虾属于什么类?

对虾属于节肢动物,是十足目对虾总科对虾科的1属。

相关链接

对虾

对虾 :

duì xiā

俗称 大虾 明虾 青虾(雌) 黄虾(雄)

拉文种名 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

英文种名 Prawn

分布区域 主要在黄、渤海区,东、南海也有少量分布。

资源量 近30年来,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对虾的资源量大体保持比较稳定的善。但也发生过补充型捕捞过度和现象, 因而影响到后代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渔获量的下降。据调查,秋汛对虾资源数量和它们的亲体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不低于5%置信的相关关系。

濒危等级: 名贵

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叫对虾。也叫明虾。

对虾是十足目对虾总科对虾科的1属。全世界共有28种,美洲大西洋岸有7种,太平洋岸6种,印度-西太平洋共14种,太平洋及地中海1种,西非1种。中国有10种,栖于热带、亚热带浅海。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中国北方常成对出售,故称对虾。根据生态习性,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对虾属中最特殊的一种是中国对虾,它分布于亚热带海域的边缘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有长距离洄游习性,在低于10℃和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尚能生存。产卵场所在河口附近及沿岸的低盐度海区。在黄渤海5月前后繁殖产卵,受精卵孵化成为无节幼虫,体呈卵圆形,不分节,仅有3对附肢,与成虾毫无相似之处,经6次蜕皮,变为蚤状幼体;再蜕皮3次变为糠虾幼体,再经3次蜕皮变为仔虾,形态构造与成体相似,体长不过5毫米,行游浮生活,再经几次蜕皮才下沉到海底生活。仔虾常大量密集于河口低盐水域和潮间带,它们能进入河口内生活,到体长30毫米以后返回浅海,幼虾生长迅速,到10月底即可成长交配,雄性将精荚塞入雌接器内,经过冬季约5个多月,到第2年5月繁殖产卵时受精发育。对虾是暖水性种,不能适应过低水温,经过长距离越冬洄游到黄海南部较深水域越冬,秋末集结洄游前大量成群,形成有利的捕捞条件和渔汛期。世界对虾年产量30~40万吨,在海洋渔业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养虾生产发展很快,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在1986年达8万多吨。斑节对虾1986年仅台湾养殖产量已超过4万吨。